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秦哀歌 > 第275章 各方布局

第275章 各方布局(2/2)

目录

此地原有的布局复杂,若要重新规划,不仅需要拆除大量已建好的部分,而且涉及诸多人力、物力的调配,工程量浩大,怕是要耽误工期。”

听到这个消息,李斯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思考了片刻,然后果断地说道:“工期绝不能误,有劳考工令立刻召集所有工匠,吾等一同商讨应对之策。”

不一会儿,工匠们便纷纷围拢了过来。

一位年长的工匠建议道:“大人,依我之见,我们不妨顺着原有的排水走向,局部拓宽加深,再增设几个集水池。

如此这般,或可解当下排水不畅之急。此方案耗时短,能快速见效。”

“大人,老丈所言虽有可取之处,但长远来看,实非万全之策。若遇暴雨,积水恐难迅速排尽,仍会危及根基。

依小人浅见,不如咬咬牙,重新规划排水系统。

此方案虽耗时费力,却能一劳永逸,彻底杜绝后患。”另一位年轻工匠却提出异议。

众人听了,纷纷各抒己见,一时间,现场争论声此起彼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

就在众人争执不下的时候,李斯站了出来。

他抬起手,示意大家先安静下来,然后说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然当下时间紧迫,当务之急是确保工程如期推进。

先依老匠人的法子应急,缓解排水难题,确保工程不停滞。

同时,安排人手,研究新的规划方案。待馆舍初步完工,再依新方案进一步完善排水系统,如此方可兼顾时效与长远。”

工匠们听了李斯的话,纷纷点头称是,随后,他们便各自散去,各司其职,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与此同时,秦臻也并未松懈,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学苑内的学子们深入民间。

继续去宣扬秦国纳贤的决心,以及过往那些外来贤才对秦国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营造出利于招贤的良好氛围。

“此次前往井市,务必将秦国因招贤纳士而越发兴盛的事例,讲得生动详实、入木三分。”秦臻一脸严肃地对一众学子叮嘱道。

闻言,涉英站出来问道:“先生,若在宣讲途中,遇到百姓质疑,比如说六国贤才可能心怀不轨,该如何应对?”

“如此,你便反问他们,穆公时重用由余、百里奚,彼时秦国的国势如何?又看孝公任用商君变法,推行一系列革新举措之后,秦国又当如何?

事实胜于雄辩,让他们明白,贤才于秦,只有益处,是秦国不可或缺的助力。”秦臻缓缓道。

“喏。”

涉英与众学子们领命,纷纷离开了学苑。

而在相府之中,吕不韦端坐在主位之上,也召集一众门客。

此刻,他们正围绕着嬴政提出的关于安置贤才与兼顾勋旧利益的要求,展开深入的讨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