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瀚海驭风 > 第122章 一百八十万的大腿

第122章 一百八十万的大腿(1/2)

目录

海华资产拍卖那天,是在南京举行的,天气骤然阴翳,像极了海华风电的命运。

麦麦提穿着简单低调,一顶鸭舌帽压得很低,马文斌则西装革履,神色镇定。

他们一前一后走进了现场,简单的身份登记之后,迅速在人群中找了个角落坐下。

现场气氛冷静得出奇。

麦麦提略微环视一圈,并没有看见唐若曦。

同时,也没有看见别的脸熟的头部风电制造商的负责人。

实际上,大部分来的人,心里都很清楚:海华为挽救摇摇欲坠,早就将能卖的核心资产抛售了,已经是被挑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要么是像大兆瓦级叶片技术这般沉重的包袱,寻常技术企业难以支撑。

要么就是连拆都嫌麻烦的废铁。

真正感兴趣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是打算捡漏的小厂或者中介。

拍卖官敲响木槌,声音空荡荡地回响在大厅里。

前几批设备,无人举牌。

有人小声嘀咕:“这都是快报废的东西,谁要啊?”

麦麦提微微一笑,凑近跟马文斌低语:“别急,等我们要的那一批上来。”

很快,第八组拍品出现。

介绍词里含糊其辞:“一批风机叶片设计材料,部分实验室设备,含有未归类测试记录与研发模型,整体打包出售,起拍价30万元。”

整个会场一时间鸦雀无声。

有人皱眉的,有人冷笑,更多的人一脸不屑——唯有麦麦提,眼中闪过一丝精明。

“就是它了,动手。”麦麦提低声道。

马文斌顺势举牌,三十万。

拍卖官目光扫过全场,见无人应价,正要落槌。

就在木槌即将敲下的一瞬,后排传来一个软绵绵、懒洋洋的声音:“五十万。”

麦麦提眉头一挑,循声望去,只见角落里坐着两个人,胸前佩着明阳公司的临时牌照。

明阳——最近刚在纽交所低调上市,素来都是以“闷声发财”的家伙们,这会儿突然插手,意图不明。

麦麦提心中暗忖,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微微一笑,轻轻点了下头。

马文斌心领神会,举牌:“七十万。”

场子里又是一阵骚动。

本以为明阳的人会见好就收,没想到,等到拍卖官再次举起木槌时,那个软绵绵的声音又响了:“七十一万。”

只加一万,生生打断落槌。

在拍卖圈,这种故意磨价、一万一万往上蹭的行为,可是大忌。

既得罪人,也容易引火烧身。

麦麦提眼神一沉,没有马上举牌,而是微微抬手示意马文斌按兵不动,眼神在场内快速扫了一圈,思索着下一步的应对。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隐隐的火药味。

明阳不是随便举牌的。

叶片技术,他们也在搞,但一直卡在气动外形和材料疲劳测试上,急需现成的参考资料来突破。

这批被海华弃置的资料,虽然杂乱,但一旦梳理出来,至少能让他们少走一大段弯路。

关键的是,明阳刚在纽交所上市,手头资金充裕,背后还有海外基金撑腰,根本不在乎眼前这点投入。

麦麦提心中飞快掠过一连串判断。

继续抢?

可以。但代价是血拼高价,一旦哄抬,引来更多人注意,局势只会更加失控

但不抢的话,一旦放弃,意味着整个新一代大兆瓦叶片的布局要推迟至少三年。

到那时,等的就是被市场淘汰。

容不得他细想,拍卖官手中的木槌已经敲到了第二下,麦麦提见状,忙放开摁住马文斌的手,低声吐出一句:“跟。”

马文斌会意,毫不犹豫地举牌:“一百万!”

全场一震。

原本以为这批杂碎资料最多拍到七八十万,没想到有人直接破百万,众人不禁窃窃私语。

明阳的人眉头微皱,迟疑了几秒钟,还是举了举牌:“一百一十万。”

麦麦提神情微变,一狠心,抬手示意:“一百八十万!”

空气一下子凝固了。

围观人群面面相觑,没想到这批他们眼中的杂乱居然能拍到一百八十万!

疯了!

就算里面有什么核心机密,也不值这个数吧。

人群里传来几句低声嘀咕:“是鑫风的人,难怪,经常不走寻常路。”

又有人附和:“合理,疯子一群。”

明阳代表们对视一眼,脸色难看。

他们毕竟不是来决战的,只是想捡个便宜,真要继续拼下去,回头怎么向董事会交代?

拍卖官见无人再举牌,咽了咽口水,大声宣布:“一百八十万,第三次——成交!”

木槌重重落下。

麦麦提缓缓吐出一口气,面色平静,心跳却稳得像压住了铁锚。

马文斌皱着眉,小声抱怨:“有点贵啊,这些旧资料,可真不一定值这么多。”

麦麦提目光如炬,低声回道:“贵?是贵。但买的是时间,是条腿——值了。”

眼下,全国真正能做大兆瓦叶片的公司屈指可数。

谁掌握了第一批能量化验证数据,谁就能抢占技术高地。

哪怕这些资料里,九成是废纸,只要剩下一成能用,就够了。

两人提着沉甸甸的一箱文件,马不停蹄赶回邱代东任总经理的公司。

这段时间,邱代东已经以自己想要单干外加福利多多等为借口,拉拢了数十名海华流出的工程师、检验员、生产技师。

此刻这批技术人员正好可以组建一个临时资料分析小组,专门负责这批从拍卖会上砸重金拿下的杂碎文件。

只是文件还没理顺完,邱代东就找到麦麦提,脸色带着一丝隐约的不安。

“邱总,怎么了?”麦麦提开门见山。

“有些记录,得让您亲自看看,我拿捏不准。”邱代东压低声音,递上几份整理出的关键页。

麦麦提“咦”了一声,接过资料后。

办公室里,顿时只剩下翻页声与呼吸声交错。

几组疲劳试验记录异常刺眼地跃入眼帘——叶片编号XH-412,样机编号4#,在高周疲劳测试阶段——即模拟风机长时间运行中的弯曲循环——多次出现纤维层断裂、主梁结构开裂。

测试条件还标注得清清楚楚:载荷水平:标准载荷的1.1倍;循环次数:目标设计值的80%时即首次出现破坏征兆。

内部工程的备注冷静且残酷,像是死刑宣判书:疑似工艺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纤维铺层偏差超设计容差;树脂渗透率分布不均,局部富树脂

贫树脂区未有效消除;主梁粘结界面局部弱化,剥离风险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