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新党的反击(2/2)
以诏书规格而论,无论是高太后,还是民心,章越就算回朝任相,也很难大展拳脚。n
但蔡京将章丞的文章点作了国子监监试第一,四民同道之文在士子中颇受瞩目,连经义局里的老学究都颇为认同。n
而吕惠卿在河东命大将折可行率步骑两万五千人出兵袭击党项聚星泊,革罗浪等六寨大获全胜。n
新党二十年经营的根基有些松动迹象,但新党正在奋力反击。n
蔡确,吕惠卿都不是坐以待毙之人。n
他面临的朝局恰似鱼梁驿下这春雨涨绿的溪水——表面宁静下暗流汹涌,其实新党实干派与旧党清流派正在角力之中。但是该回还是要回,否则就是抗旨不尊了。n
只是速度嘛,就乘驿不驰驿,但也不要太慢,否则是不恭。n
溪中的桃瓣正打着旋,想到‘勿得铺张迎送’数字在心底隐隐作怒,普通官员这般罢了,自己致仕宰相如此言语。n
而草制之人正是门下侍郎章惇。n
章越轻轻拂去衣裳上的春雨,转身回到了驿舍中。n
……n
都堂内,蔡确,章惇,韩忠彦三人坐下议事。n
章惇道:“事到如今,实不必召章越回京。没有他,司马君实也翻不了大局。”n
蔡确看了章惇一眼,召章越回朝的诏书里,他非要加上一句‘勿得铺张迎送’。n
蔡确缓缓地道:“我岂忌惮司马十二,是太后。太后……听了司马光等说新法不好,便动了废除的心思。”n
章惇厉声道:“司马十二在洛阳修了十五年的书,如今对朝政知道什么,晓得什么事,不过又是道听途说罢了。”n
“他可曾去西边看过?为官以来除了修书立言,可曾办得一事?”n
蔡确道:“没看过又如何?没办过又如何?”n
“天下官民对废除新法之心不知多少,众人久倦了。”n
“眼下且由着司马君实来折腾一阵,碰了南墙知了痛,便知道回头了。”n
章惇摇头道:“这话就好似章度之说得一般,不横身以当天下之非,却在那整日蝇营狗苟。这等人纵使作了宰相,家人也是羞死。”n
“若是天下非见陛下与我等一生心血毁于一旦,方可换来醒悟。那么这样的醒悟,也太迟太晚了。”n
“我宁可死谏,撞死阶前,也不愿见这一幕。”n
蔡确被章惇这话激得有些浑身发抖,怒道:“好,子厚你去死谏,我也去死谏,你我一起撞死阶前,报答了陛下对你我的知遇之恩好了。”n
见蔡确与章惇就要吵起来,韩忠彦起身道:“两位且是息怒,听我一言。”n
蔡确,章惇各自喝茶。n
蔡确心知高太后要废除新法之心是有多么坚决,若强行对着干,朝堂上的新党官员只有被一网打尽。倒不如暂时顺着她的意为之,同时联络章越回朝一起对抗。n
可章惇这等激烈的性子,大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架势。n
蔡确何尝也没有这个念头,大不了豁出去报答天子的恩德算了,也好过现在受这窝囊气。只是他现在乃满朝所望,主持大局在此,不得不委曲求全。n
韩忠彦看了二人脸色然后道:“如今官商困于新法皆是事实,说废除新法是人心所向,却也未必。”n
“太学生中支持新法不在少数。”n
蔡确章惇点点头,太学生倒是始终新法的一股力量,可以让他们站出来反对司马光废除新法。n
这些年蔡确与韩忠彦都在太学中有布局。n
太学生嘛热血方刚,做事颇为理想主义,不似入世后大多数人都只关心自己的钱袋子和利益。n
韩忠彦道:“此外还有一事,太后毕竟是女流,主意嘛容易为人左右。治国安邦上也未见长处,所以想倚重司马君实。”n
“我看不如让皇后权同听政如何?”n
“皇后?”蔡确与章惇同时出声。n
蔡确摇头道:“此事之前立皇太子时,便有人主张。难!”n
“皇太后和皇后如何并朝,一起处分国事。”n
韩忠彦道:“不如我上疏试一试。就算不权同听政,也可争取一二。”n
“这一步棋,我等不可坐以待毙,至少要与太后讲些斤两”n
章惇正色道:“这些日子雍王多次入宫,皇太子已立,太后未必有立雍王之意,但何尝不是与我们讲斤两呢?”n
“此事我来安排!”n
韩忠彦不由道:“子厚当真!”n
章惇道:“我不知道,尔等还有什么可犹犹豫豫的,吕吉甫尚敢不惧非议出兵党项。”n
“若是新法有遭一日败了,我也当死于三军阵前。”n
“而不是畏首畏尾地作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