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屠安州(2/2)
冲在最前方的建奴士兵,犹如被卷入了一场狂暴至极的风暴之中。刹那间,一片犹如狂风骤雨般的弹雨无情地倾泻而下,将他们彻底笼罩。弹雨所过之处,建奴士兵们纷纷倒下,鲜血四溅,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然而,建奴大军的悍勇之气并未因朝鲜军犀利的火器而有丝毫减退。只听一声令下,部分手持坚固刀盾的精锐白甲兵,宛如一群凶猛无比的猛虎,从山坡上狂啸而下。在自家箭手那密集如蝗的箭雨掩护下,他们悍不畏死,踩着攻城梯,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向着安州城的城墙疯狂地冲去。
一时间,城上城下硝烟滚滚升腾,遮天蔽日,战斗的号角声如雷鸣般轰然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个苍穹都狠狠撕裂。城头防守的朝鲜士兵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与决绝。他们深知,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容不得丝毫退缩。
建奴士兵如潮水般涌上城墙,与朝鲜士兵展开了一场惨烈至极的殊死搏斗。一名朝鲜士兵,身材并不高大,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决绝。他紧握着长刀,疯狂地向着敌人砍去。每一次挥刀,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仿佛要将心中的恐惧和愤怒一并宣泄出来。
一名建奴白甲兵,身材魁梧,眼神中透着凶狠。他挥舞着沉重的狼牙棒,向着朝鲜士兵砸去。狼牙棒上的尖刺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让人不寒而栗。
刀剑相交的铿锵声,如同阵阵惊雷,在空气中激荡回响。鲜血四溅,如同一朵朵绽放的红莲,将城墙染得鲜红一片。战场上,充满了撕心裂肺的呐喊与哀号,那是生命在绝望中的挣扎与呼号。
在这场血腥的攻城战中,朝鲜士兵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顽强地抵抗着建奴大军的疯狂进攻。他们咬紧牙关,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拼杀。每一个士兵都在为了生存而奋力拼搏,他们的脸上沾满了鲜血和汗水,眼神中却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城墙上,白甲兵与朝鲜军近乎贴身肉搏,双方的距离近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对方的呼吸和体温。刀剑交错之间,寒光闪烁,鲜血如注,将这片土地彻底浸染成了一片血红的海洋。
战斗持续了数小时,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朝鲜军在敌军如疯如狂的进攻下,逐渐力不从心,士气也开始低落下来。他们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伤口的疼痛如影随形,但他们依然在坚持着,用最后的一丝力量抵抗着敌人的进攻。
一名年轻的朝鲜士兵,他的手臂已经受伤,鲜血不断地流淌下来。但他依然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长枪,奋力地刺向敌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绝望,但他的心中却依然有着一丝希望,可是残酷的现实却击碎了他的希望,一支建奴箭矢无情的穿透了他的胸膛,带走了他的奢望。
城墙上,刚爬上城头的几名建奴弓箭手在刀盾手的掩护下游走射击,他们的甲胄上虽布满了鲜血,但他们的眼神中却依然充满了斗志。他们不停地弯弓搭箭,不断地射向正在反抗的朝鲜士兵。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攻下这座城,为自己的赢得荣誉和财富。
最终,先天孱弱的朝鲜守军还是无法抵挡建奴大军的强大攻势,城头被逐一突破,最终被迫溃败。战场上,留下了一片狼藉和无数的尸体,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残酷与悲壮。那一个个倒下的身影,那一片片鲜红的血迹,都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惨痛印记,永远地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腊月二十二日的正午时分,安州城内的朝鲜军在与后金军的激烈交锋中几乎被彻底肃清。城内尸骸遍地,血腥之气弥漫在空中,那惨烈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心痛如绞。曾经繁华热闹的城池,如今已然沦为一片荒芜的废墟,处处残垣断壁,硝烟弥漫。
“四日不封刀!”随着阿敏那冷酷无情的军令骤然下达,犹如恶魔的咆哮,建奴大军如同脱缰的野马,彻底陷入了疯狂的肆虐之中。
建奴大军在安州城内展开了肆无忌惮的掠夺。整整四天的时间,他们纵情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四天的休整,让他们的士气如恶魔般张狂地飙升到了顶点。而城内的军民则遭受了灭顶之灾,几乎被屠戮殆尽,鲜有幸存者。只有寥寥数百人,是建奴大军有意放行,让他们向南逃窜,以便将这屠城的惨事传播出去,企图从精神上彻底摧毁朝鲜人的抵抗意志。
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四天里,安州城的悲剧成为了一个极其惨痛的警示,如同一把锋利的剑,深深刺痛着每一个朝鲜人的心。抵抗的代价是如此的沉重,如此的血腥。幸存者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惧与绝望,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痛苦。每一个夜晚,他们都会被噩梦惊醒,汗水湿透了衣衫,耳边回荡着的是同胞们的惨叫和建奴们的狂笑。
阿敏站在城墙上,俯瞰着一片狼藉的城内,心中却充满了胜利的快感与对未来的无尽期待。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征讨朝鲜的战斗还在继续,而他,将带领大军走向更为辉煌的胜利。但是,囤兵在侧的明军却是让他犹如吃了苍蝇般的无奈!
安州之屠的消息短短几日内就传遍了朝鲜半岛北部,在朝鲜民众中引发了极大的恐慌。阿敏在制造恐慌的同时,又宣称建奴大军入朝是为被废黜的光海君李珲复仇,朝鲜军的斗志因此进一步被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