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我在古代搞瓷器 > 第三百八十章叠烧和新的产品线

第三百八十章叠烧和新的产品线(1/2)

目录

豆腐吃了,魏大放的商队也满意的走,歇息也歇过了,沈慈心可没旁的理由再拖延于从四师徒两了,这新烧窑的法子是必然要给两人交代了。

说是新法子,其实早就实践过的老法子,那就是叠烧法,一钵体多瓷器,只是在北越窑是第一次罢了。

教学的时候,沈慈心特意叫上了何青石。这个法子她当初也是试验性提出来,烧制的时候也不是一次就成功了的,其中很多因素可能都会影响瓷器烧制的成败。让何青石在一旁,可以帮忙查缺补漏,毕竟当初在瓷木镇试烧的时候,他也是全程在场的。

将制胚、捏胚、烧窑的人都通知了,等人到齐了,沈慈心便拿出一副简单的钵体的图纸展开,用图纸作为参考的方式给于从四师傅两人讲解一钵多件瓷器的结构图。

有直观的图纸在面前,众人很快就明白了沈慈心说的新的烧制法是什么意思,可明白归明白,惊讶归惊讶。

制胚的杜雨顺夫妻两从前也是长期和烧窑打交道的人,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这样烧制,当即杜雨顺便问,“这样叠着烧,会不会烧制的时候倒下来,那不就毁了瓷器?”

沈慈心摇头,表示不会,“钵体内有定制的支撑,是不会倒的。”

沈慈心又给他们解释用过支圈法进行仰烧和覆烧,点出图纸上两个瓷器接触的地方,“这儿用支钉进行稳固,既隔绝了两个瓷器之间的连接,又不会倒下。”

沈慈心这么说完,于麦子马上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样的话,两个瓷器之间支钉的地方就没办法上釉了,这样的瓷器便是有缺陷了,恐怕卖不上价格。”

沈慈心点点头,也认同于麦子说的这点。

在场的人不明白了,这瓷器烧出来有缺陷卖不上价格,他们还费这个劲头烧来做什么?

但大家对沈慈心一向信服,觉得她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没有质疑,只是奇怪的看着沈慈心,等她解释。

沈慈心没有直接解释,而是问大家一个问题,“各位可在咱们部族见过有人家用瓷器?”

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摇头,“这么贵的东西,木头碗,石头锅凑合用就是了,这肚子还没填饱几天呢,可不敢用瓷器,万一家里孩子磕磕碰碰给弄碎了,还不知道多心疼呢。”

这便是瓷器如今的现状,多数是富贵人家在用,更多的还是在陪葬品的使用上,而一般的人家,即使中原人家也很少能用上瓷器的,更别说在这塞外草原了。

现在在乌兰部族这些在窑厂做工的人,家家户户都没有使用瓷器,用后世的一句诗句来形容现状便是,‘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那大家可知道我为何要一个钵体烧多件瓷器呢?”沈慈心又问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倒是不难,大家细想一下就明白了,“若是一个钵体烧多个瓷器能成功,那烧制的成本就低多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