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767章 有个人选比较合适

第767章 有个人选比较合适(2/2)

目录

听完这话,马军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老李啊,你这人比乾坤还能吹牛,老张咋可能当市长?小道消息,小道消息罢了。”

李尚武说:“咳,你俩不信啊,不信咱现在就去找老张。跟你们说,今天上午我省厅的朋友专门给我打电话说了这事,省里领导都知道了。哎,乾坤,你在省里朋友那么多,你不应该不知道啊,打个电话问问就清楚了。”

刘乾坤这才说:“呵,还真让你说着了,电话我已经打了,人家说了,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呢。这才找老马求证嘛。不过,现在不用求证了,老李你的闺女不就是老张的秘书嘛这事错不了。”

马军马上说道:“你们俩不是拿老人家开玩笑吧?老张都快58了,只比我小一岁多,我都是二线干部了,他老小子还能破格提拔当市长?难不成他也和朝阳那小子一样,娶了一房好媳妇?这事儿太扯淡了。”

李尚武说:“走走走,找老张去,咱找当事人求证。”

于是,一行三人满怀期待又带着几分好奇,径直朝着市委大院七楼走去。市委大院里,高大的梧桐树只剩枯条,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地面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周围的建筑颇具年代感,却也透着沉稳与庄重。此时,张庆合正坐在邓牧为曾经的办公室里,屋内布置简洁大方,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占据了显眼位置,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文件和新领用的办公用品。

办公室有人汇报工作,马军、刘乾坤和李尚武在门口等了一小会儿,便走进了张庆合的办公室。张庆合一看到进来的是他们三人,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马上笑呵呵地从办公桌后面快步走出来,主动伸出手,声音爽朗地说道:“哎呀,瞧瞧,还是咱们这些老家伙看着亲切呀。”

马军性格向来直爽,他直接把门一关,大大咧咧地走到张庆合跟前,眼睛紧紧盯着张庆合,说道:“老张啊,我问你个事,你不用回答,只管摇头和点头就行。听说你要当东原市市长?”

张庆合听到这话,尴尬地笑了笑,一边微微摇头,一边说道:“哎呀,老马呀,哪有你这样问问题的,太直接了。这事儿吧,还在组织研究讨论阶段,八字都还没一撇呢,我自己心里都没底。”

刘乾坤也在一旁笑着搭腔:“你个老张啊,这么大的事,连顿酒都不摆,这还没坐上位置就脱离群众了啊。要是真成了市长,可不能忘了咱们这些老伙计。”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张庆合连忙摆手解释:“这种事情真的还不确定,组织上都还在研究,我到现在也没看到正式文件说我要当东原市市长。要是有这事儿,我肯定第一时间跟大家汇报嘛,哪能藏着掖着。”

三人与张庆合又笑闹了一会儿,最后非得拉着张庆合出去。他们来到一家颇具特色的饭馆,点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直到酒足饭饱才罢休。

吃过饭之后,张庆合回到办公室。此时,办公室的柜子和书架都空荡荡的,既没有一本书,也没有一份资料。毕竟张庆合现在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临平县,市政府的工作目前依旧由唐瑞林在负责。在没见到正式文件之前,这种微妙的权力过渡局面可不能轻易打破。

张庆合坐在办公桌前,正全神贯注地看着文件,这时,响起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请进。”张庆合应道。市政府秘书长常云超推门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微笑。张庆合看到常云超,抬手示意他坐在自己对面。常云超走上前,把手上一叠装订整齐的资料放在张庆合跟前,语气恭敬地说道:“张书记、这资料是市政府1990年底工作总结和1991年初步工作打算,唐市长让我们拿过来,请您过目。特别是1991年的工作规划,还需要您提出明确意见。”

如今张庆合还不是市政府名义上的领导,对于贸然提太多意见有所顾虑,便诚恳地说:“秘书长,你也知道我刚到市委工作不久,你问我临平县的情况,我随时能答上来,毕竟在那儿工作了这么久,情况都熟稔于心。但你要是问我东原市下一步工作打算,我确实没经过充分调研,不敢随便提建议,真不太了解整体情况啊。”

常云超连忙点头,附和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这份材料,唐市长已经组织我们改了十多次,大家反复斟酌、讨论,可还是不太满意。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关键的东西,这可是要拿到开春的市人代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关系重大,所以张书记,您还是得认真看看。”

张庆合把资料接过来,大致翻了翻,目光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说:“行,秘书长,我先仔细看看。具体工作,我还得和钟书记、瑞林同志坐下来再深入研究。”

说完工作,常云超并没有急着走,而是一脸微笑地看着张庆合,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说:“张书记啊,这办公条件不知道您满不满意,要是不满意,随时跟我说一声。现在咱们条件也允许,有必要的话,我们把办公室家具全部换成实木的,保证一点异味都没有,您要是有其他想法,比如办公布局调整之类的,也尽管提。”

张庆合环顾一圈办公室,觉得这里宽敞明亮,设施也齐全,便说道:“秘书长啊,这办公室条件挺好的。你没见过我在临平的办公室,跟这比起来,那可差远了。这里已经很不错了,没啥要换的。我觉得办公环境只要能满足工作需求就行,没必要太讲究。”

常云超接着说:“还有一件事,您的住宿怎么安排?邓书记走的时候把他的住房腾退了,现在后勤科正在重新装修。不知道您是喜欢住军分区,还是喜欢住市委大院。军分区要安静些,环境好,周边绿化也不错;市委大院热闹点,生活也方便,旁边就有菜市和商店,离百货大楼也近,您看您更倾向于哪边?”

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工作之余总得有个住处来休息。张庆合本就不喜欢热闹,但现在临平的工作还没有处理完,便认真地说:“哦,这样啊,秘书长,我现在临平县还有很多工作没处理完,已经向钟书记汇报,每天两边跑。住宿就先不安排在这里了。”

常云超马上说:“两边跑太辛苦了,这样,我在招待所再给您开一间套房,有时候来不及走,您就直接去住。这样也方便,您不用来回折腾,能节省不少时间。”

张庆合摆了摆手,说:“秘书长,这没必要,太铺张了。”

从张庆合办公室出来后,常云超走在长长的走廊上,心里感慨,不禁摇了摇头。他心想,这张庆合果然和自己有距离感,按说自己提的这些都是市委领导正常的条件,也是为了让领导工作和生活更便利,不知道他是假清高还是真廉洁。反正自己和张庆合肯定是有隔阂了,看来自己也得早做打算。

常云超出门后不久,市委书记钟毅坐在自己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看着桌上堆积的文件,揉了揉太阳穴。随后,他对秘书向建民说道:“去,把张庆合叫到我办公室来。”

向建民点头应下,快步走出办公室。不一会儿,张庆合来到了钟毅的办公室,秘书向建民从外面带上了门。

钟毅笑呵呵地从沙发后面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叠资料,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说:“庆合啊,坐沙发上吧。”张庆合坐下后,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

钟毅接着说:“庆合呀,有几个事跟你商量一下。这是县级领导班子一些岗位的调整,我初步做了些考虑。现在空缺的关键位置,是一个县长职位,就是东洪县县长,这个位置空了很久了,之前也考察过一些人,都不太合适。所以,想听一听你的意见啊。”

张庆合问道:“钟书记,东洪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不知道有没有啥特殊要求。”

钟毅往沙发后面一靠,神情认真地说道:“老张啊,首先是对你的要求,你得站在东原市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可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临平县。其次,选派的干部要有丰富的经验,最好在工业方面有些建树。现在时代发展快,东洪县也不能只靠农业。”

办公室里光线柔和,张庆合的目光放在了墙上的东原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着各个区县的重要项目和发展规划,旁边的书架摆满了各类文件资料。

张庆合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回应道:“我虽说对东洪县了解得不是特别透彻,但也听说那儿工业产值占比极小。在如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确实该让懂工业的年轻同志去东洪县,好好推动一下工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增长点。工业搞上去了,才能带动就业,提高群众收入。”

张庆合汇报的时候,着重强调了年轻两字。

钟毅轻轻点了点头,认可道:“这点我赞同。东洪县领导班子整体年龄结构偏大,思想观念可能相对保守一些。是时候有一位年富力强的同志过去,把县政府的工作有力地抓起来。我原本考虑让友福去当县长,他年轻有冲劲,不过又觉得平安还离不开友福。老张啊,有些情况你可能不知道啊,东洪县的情况相当复杂,倒不是说他应付不了当地局面,而是可能会牵扯他太多精力。东洪县的工作千头万绪,得有个能统筹全局,又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人。”

张庆合不禁好奇,追问道:“钟书记,东洪县复杂在哪些方面呢?难道比临平县还要复杂?”

钟毅翻开桌面上的材料,语气凝重地说道:“不一样,临平主要是围绕煤矿,症结啊比较明显,主要矛盾也比较突出。但是整个东洪县,家族势力错综复杂,比其他县都要棘手啊。以前东洪太过闭塞,交通不便,信息流通不畅,干部们通过联姻联亲等方式,形成了好几个大家族。上至公检法系统,下到各个国有企业以及乡镇,基本上都被这几大势力把控,关系盘根错节。这些家族势力在当地有很大影响力啊,很多决策的执行都会受到他们的干扰。违法犯罪啊屡禁不止,甚至到了把持基层政权的恶劣地步。要不是东洪县委书记李泰峰资历深厚,在当地有威望,能镇得住场面,恐怕东洪早就乱成一锅粥了。所以,去那儿当县长,除了要懂工业,还得有手段啊,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又能打破这些不合理的势力格局。所以我之前考虑过邹新民,也考虑过周海英,但是又担心他们的党性原则不够强啊,很怕他们同流合污啊。”

张庆合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地说道:“钟书记,您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有个人选比较合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