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 第516章 绝处逢生

第516章 绝处逢生(1/1)

目录

顾亮最近满心的烦闷,一件大事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压得他几近窒息。他心里清楚,要是解决不了这件事,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他也对不起全城百姓的配合,会沦为百姓心中的罪人。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在刚得知全城百姓所患的疠疾乃是瘟疫时,顾亮便一门心思要找到治疗瘟疫的特效方子。起初,他的医馆里,连他自己在内也就三个半郎中,能力着实有限,一番努力探寻,也没能找到针对此次瘟疫的特效药与特效药方。

等后来顾亮有了调动全城郎中的权力时,他便立刻将这全城的郎中召集了起来,期望大家能集思广益,共同攻克这一难题。众人日夜钻研,查阅古籍,尝试各种草药的配伍,不眠不休。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半个月时间过去了,集全城郎中之力研究出的方子在病人的亲身验证下皆以失败告终,百多位郎中均已束手无策。

这么多郎中集思广益研究出的方子并非都是无用的,还是有少部分的方子用在病人身上能阻止病人病情继续恶化的。只可惜,这些方子也仅仅能阻止病人病情继续恶化,却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一旦停药,病人的病情依旧会严重。

可“是药三分毒”,病人不能一直吃药维持,隔离区也经不起这么多病人一直吃药,毕竟吃药就是在烧钱,最终没钱了病人依旧会死。

顾亮每日望着隔离区内的病人,内心被焦虑填满,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噬咬。日子一天天过去,从外界送入隔离区的病人数量逐渐减少,这无疑是个好兆头,意味着外面的疫情正慢慢得到控制。然而,希望的曙光并未驱散顾亮心头的阴霾,因为直至今日,能治愈这场疫病的药方仍毫无头绪。

没有有效的药方,就如同在黑暗中失去了灯塔,这些被送进隔离区的病人,便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的孤舟,最终都逃不过被汹涌波涛吞没的命运,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如此一来,这隔离区的存在,又与病人的集中营有何区别?想到这里,顾亮的心中泛起一阵悲凉。如果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结局,那从一开始就将病人全部处死,是不是反而能更有效地阻止病情的扩散呢?如此也就不必耗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与心血来诊治,可这样的想法,又实在违背人道,顾亮陷入了两难的痛苦抉择之中,满心无奈,却又找不到解脱的出口。

顾亮想起那些家属含泪送别亲人的场景,想起医者们熬红的双眼,想起全城百姓的配合与牺牲——所有这些付出,难道只是为了给死亡一个体面的仪式?

不,顾亮不甘心,他也不希望隔离区成为福州百姓的集中营,进去都逃不过死亡,也不愿意日后百姓看到他时都会想起死去的家人,将对家人的思念转化成对他的仇恨。

或许是上天垂怜顾亮的不甘,又或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隔离区的百姓尽数覆灭,终究让顾亮寻得了治疗此次疠疾的药物。

事情要从隔离区讲起,某日顾亮于隔离区巡查之际,忽有衙役来报,言有人强行闯入,欲自隔离区而出。

顾亮一开始还以为是隔离区的病人觉得继续待在隔离区终究还是个死,所以起了暴动想要回家。所以在听见此事后,害怕出现此问题的顾亮便立马跑了过去处理。毕竟由于多日的巡查,顾亮在这些病人的心中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能劝得住病人。

谁知道,顾亮到了现场才发现想要硬闯出去的不是病人,也不是一大群人,而是一位为了照顾父亲自愿进隔离区的孝子。

在自愿进隔离区照顾患者的人群中,多以母亲为了孩子、孩子为了母亲、妻子为了丈夫居多,像这位为了照顾父亲而进来的实属少见,因此这人也给顾亮留下了一点印象。

顾亮记得这位孝子名叫刘三顺,是从北方逃难到福建来的。他的父亲因为年纪大,病的很是严重,根据经验来看,应该是活不过这几日。

看到顾亮过来,这刘三顺立马变得乖巧多了,明明上一秒他还试图闯开衙役想要出去。

顾亮知道刘三顺父亲的状况,所以上来便质问刘三顺,说他父亲时日无多,为什么不好好照顾父亲多陪陪他,反而在这里胡闹。

刘三顺进来照顾父亲也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看顾亮忙前忙后,一心扑在救治病人上,深知眼前这位是真心实意地为大家着想,是在拼命救治每一条生命。所以面对顾亮的质问,他也是瞬间红了眼眶,向顾亮坦言自己深知父亲已病入膏肓,但父亲这几日一直念叨着要吃家乡的面条,而隔离区内并无面条,自己方才向这些衙役求情,期望他们能代为购置一些面条回来,未料竟遭拒绝。为了达成父亲临终的心愿,这才妄图强行闯出隔离区去购置些面粉回来做与父亲吃。

福州湿热,不适合小麦生长,面粉较之大米价格要贵上数倍,当地百姓很少吃面,所以隔离区没有面粉也实属正常。至于衙役拒绝刘三顺的请求,也是人之常情,隔离区生活不便,若是人人都请求他们帮忙,他们又如何能看护好隔离区。

所以在得知事情原委后,顾亮并没有责怪双方,毕竟双方立场不同。而顾亮知道刘三顺的孝心,害怕他再干出什么啥事,便答应了他说会给他送半袋面粉过来,让他在父亲临终前好好尽孝。

不过顾亮可真没想到,都啥时候了刘三顺还有这么多要求,大咧咧地说他们老家一直都是“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非让顾亮多带些蒜头过来。

殊不知就是这小小的蒜头,竟最终让顾亮找到了良方。

中间由于城北有好几位进隔离区照顾患者的家属被传染了瘟疫,所以连续三天顾亮都在城北隔离区安抚人心,等三天过后顾亮竟怎么也没想到再见刘三顺父子俩时,刘三顺他爹气色竟比三天前好了不少,再也不是那奄奄一息随时嗝屁的样子,甚至能自己坐起来晒太阳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