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军火交易(1/1)
一行人坐着黄包车来到了斯科特的店前,林默抬头看去,上面写的是西餐厅,林默想道:这斯科特还真是厉害,估计没谁会想到有人居然会在西餐厅里进行军火交易。
几人跟随斯科特向西餐厅里走去,到了餐厅里面,己经有几桌人在吃东西了,全部都是一些年轻男女,斯科特向店员交待了几句,便带众人走到了后院。这个院子并不大,两边都盖着房子,看上去像是库房,斯科特带众人向左手边的库房走去,打开了仓库门让众人进去,仓库并不大,里面只放了一些杂物,并没有看到枪在哪里。
众人还在疑惑,只见斯科特来到库房最里面的那堵墙前,将墙上的一块木板拿下来,又从身上取出一把钥匙插了进去,扭动了一下,一声机括声传来,“刷。。。”声音传来,只见墙被拉向一边,一个新的仓库出现在众人眼前。仓库很大,有将近五十平,看来斯科特是将隔壁房子也买了下来,在两个院子之间盖了这个新仓库。新的仓库很整洁,除了几堆箱子,并没有其他东西,看得出来是才刚准备好,并没有太多的存货。
斯科特转过身来对几人说道:“各位,一起进来看看吧,我这里可是有很多好枪的,这些可都是刚到的货,你们可是我的第一批顾客,可以给你们个优惠。”
林默几人跟着斯科特走进了仓库,到了箱子最多的那一堆货的旁边,斯科特对几人介绍道:“这边是手枪和手枪弹,都是新枪,看看你们喜欢什么枪,这些是样枪。”说完便打开了一个小箱子,里面是各式各样的手枪。
林默也向箱子里看去,里面很多手枪林默都不认识,不过还是看到了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勃郎宁柯尔特M1911A1手枪(该型于枪采用了045ACP(自动柯尔特手枪)子弹来作为弹药,这一种子弹的口径有1143MM,可以说是一种又大又重的子弹。由于子弹偏大,以致于子弹的初速度并不高,只有246/秒而已,却拥有极高的人体抑止力,子弹的设计重点并非在于追求贯穿力与远射能力,而是为了阻止突击而来的敌人,并达到吓阻效果而设计的。)
此外,林默还看到了勃郎宁1910手枪(采用的是765的ACP手枪弹,在中国被称为“花口撸子”),勃郎宁FN1900手枪(该枪使用765手枪弹,在中国被称为“枪牌撸子”),勃郎宁柯尔特1903手枪(该枪使用765手枪弹,在中国被称为“马牌撸子”),这些枪在此时的中国那可是名副其实的高级货色,想不到斯科特竞然搞来了这么多好货,这让林默对他的身份又高看了一眼。
又看了其他手枪几眼,可惜并不认识,不过应该不是勃郎宁,于是便转头向斯科特问道:“斯科特,M1911A1、M1900、M1903和M1910这几种枪和子弹多吗?”
斯科特诧异的看了林默一眼,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中国可没多少人知道这些枪的名字,都是“马牌”“枪牌”“花牌”的叫着,更别说M1911A1这种在中国很少的枪了,不过斯科特还是回答道:“M1911A1比较少,只有50把,不过子弹倒是很多,其他三种枪都很多的,不知道林你要多少。”
听到斯科特的回答,林默想了想,M1911A1到了二战时美军差不多人手一把,并在军队中服役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靠性自不必说,而且威力足够大,对于他们这些毕业生来说是很适合的,毕竟他们虽说毕业就是军官,但也只是底层军官,还是要冲在第一线的。至于另外三种手枪,倒是可以买一些留着以后送人。
想到这里,便对斯科特说道:“那50把M1911A1我都要了,至于另外三种,每种要20把,子弹按每支两千发配齐就行了。”
斯科特点了点头,林默便看向林海城三人,看到三人正拿着手枪在看,便看向小箱子里,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不错的枪。看着看着,便发现在角落里有一支小手枪被其他手枪压着,便伸手拿了起来,小手枪十分小巧,只有10CM左右,看了看枪口,口径很小。林默仔细想了想,恍然大误,这不是M1906嘛,一款袖珍手枪,用得还是025英寸ACP手枪弹,可是这个时代十分有名的间谍手枪。
林默又在手上试了试,只有巴掌大小,感觉十分适合女性使用,倒是可以给家里的女子防身用,要知道现在社会可是十分混乱的,有把枪防身也是需要的,便对斯科特说道:“斯科特,把M1906也给我来20把,子弹也照着刚才的来。”
听到林默的话,斯科特向林默的手上看去,想了一下道:“林,这种手枪我只有10把,子弹也只有两千发,不过林,我可以知道你买这枪是用来做什么的吗?要知道这手枪在我们那可是被称为间谍手枪,普通人是不会买的。”
斯科特边说边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林默,看到斯科特的眼神,林默知道他是误会自己了,便对他解释道:“我是看这枪小巧,买来给家眷防身的,要知道中国可不太平,这些枪和子弹我都要了。”
听到林默的解惑,斯科特突然高兴的对林默道:“林,你真是我的福星,我怎么没想到可以把这些枪卖给家眷防身,这可真是一个好主意。林,我决定把这些小枪和子弹都送给你了,作为这个好主意的报酬。”林默点了点头,并表示了感谢,并没有拒绝,因为林默知道在西方有的是人会对好点子付钱。
只是斯科特没有想到,今天自已对林默是特工的猜测会在不久后成真,林默也想不到斯科特会一语成谶,自己会在阴差阳错之下走上一条自己从没想过的道路,成为林默人生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时的两人还在亲切的交流着。
在两人还在交谈的时候,杨海城三人也选好了自己的枪,三人M1900、M1903和M1910都各自选了几支,杨海城便对林默道:“我们都选好了,该怎么带回去,我们就带在身吗?”
听到杨海城的询问,林默想了想,冲杨海城摆了摆手道:“不用,这么多枪带在身上不方便,过会儿选好后让斯科特送娄叔那边先寄存着,过段时间方便了再取了带回军校就行。”
斯科特听到我的话,便对我们说道:“杨,林说得对,你们虽然是军校学生,但还是只带一把回去就行了,其他的枪要找个地方放着,带回军校不合适。”
林默听到点了点头,这么多枪和子弹,像个军火库一样,带回军校确实不方便。林默想起仓库里还有两堆箱子,便指着大一些的那堆箱子对斯科特问道:“斯科特,不知这里面是什么枪。”
斯科特顺着林默的手看去,对林默说道:“哦,你说这个,这些都是长枪,对你们应该没什么用吧,对了,里面还有一些冲锋枪。”斯科特边说边打开了几个箱子。
林默几人朝箱子里看去,只见一支支崭新的步枪整齐的摆放在箱子里,林默伸手拿起一支在手里看了看,原来是春田步枪(听名字像是日本武器,其实这是一把纯正的美国枪,只是该枪是由美国春田兵工厂于1903年研制和生产,从而得名M1903春田式步枪,史称春田式,服役于1903年6月19日。762毫米口径,旋转后拉式枪击仿自德国98系列毛瑟步枪。加上M73或M73B122倍瞄准镜,射击的精度使得此枪广受信赖,由于此枪性能良好,一直也被视为狙击枪之首选。)
林默回忆起前世的资料,想到自己班里也有几位神枪手,倒是可以卖了送给他们,想到这里,便对斯科特问道:“斯科特,这里有没有春田狙击步枪,我说的是专门选出来加装了瞄具的狙击枪,可不是普通枪上加装了瞄具的。”林默说得不错,狙击枪一般是从一堆步枪里挑选出来具有超高精度的步枪,并不是每把枪加个瞄具都行的。
听到林默的话,斯科特有些郁闷,他实在想不到林默居然会这么识货,要知道他在上海的时候可是随便吹吹牛就能将买枪的人唬得一楞一楞的,不过斯科特倒没多想,只是觉得南京果然是卧虎藏龙。
想到这里,便对林默说道:“林,你可真是识货,平时我是从来没在中国卖出过这东西,不过这次一个朋友特意让我带一些新货过来试试水,刚好有10把,不过我只能匀五把给你,其他的枪我还有其他用,不过瞄具有很多,有22倍的,4倍和8倍的,不知道林你要多少?”
林默想了想:“那行,五把我都要了,瞄准镜每种倍数都要,每支枪配两套,这东西在中国可不容易找到。”现在的中国可不是后世的那个制造业大国,现在的中国各种物资非常匮乏,更别说瞄准镜这东西了,所以林默在买一些中国比较稀缺的东西时,都会格外注意,尽量多买一些东西备用。
想到这里,林默又对斯科特说道:“斯科特,我还想订购一批瞄准镜,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渠道。”
斯科特疑惑的看向林默,他实在看不明白林默在想什么,不过还是想了想回答道:“可以,我朋友应该有渠道,不过你要多少,要是多的话我朋友一时半会也拿不出来,他还要向厂家订购,会有一段时间才能到货,不知道你等不等得了。”
林默听了冲斯科特摆了摆手,说道:“没事,我并不急用,你帮我订一千个22倍镜,500个4倍和8倍镜就行了。”斯科特听了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不过心里非常惊讶,斯科特实在不明白林默买这么多东西有什么用。
杨海城三人听到林默的话也是一肚子的疑惑,杨海城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进了肚子里,因为这里不是提问的地方,别看他平时总是大大咧咧的,有时还会做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事,但他并不傻,知道有些事什么时侯能做,什么时侯不能做。
林默没有理会几人,看向了放着冲锋枪的箱子,里面存放的是一把把崭新的汤普森冲锋枪(汤普森冲锋枪由于开枪的声音嗒嗒嗒地似打字机,还被称为“ChicagoTypewriter”,即芝加哥打字机,此外还有芝加哥小提琴(ChicagoViol),压死驴冲锋枪的称呼。中国早期称之为“手提机枪”或“冲锋机关枪”等。汤普森冲锋枪由美国O·V·佩思和T·H·奥克霍夫设计,在1910年代结束时设计,并由美国陆军军械部小武器部队主任约翰·T·汤普森准将自己的枪械公司Auto-OrdnanceCorporation(AOC)来担任生产工作。M1919研制成功后,最早的生产型是M1921,相继出现了M1923、M1928系列冲锋枪。其中M1928A1式于1930年研制成功,并少量装备了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为盟国军队所使用。
二战期间,汤普森冲锋枪生产量达140多万支,1945年正式停止生产。),箱子里面的就是M1928A1式,想到这枪那惊人的射速,林默心里一片火热,便向斯科特买了十支,看到有多种弹夹,30发,50发,100发的,想了想便让斯科特一支枪准备三套弹夹,其他手枪一支配五个弹夹。
看到斯科特点了点头,便把目光投向了最后一堆箱子,从斯科特说有朋友把东西给他寄卖时起,林默就对这最后一堆箱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