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我在1980年搞开发 > 第63章 新衣新裤新面貌

第63章 新衣新裤新面貌(2/2)

目录

“非要挣这个钱干什么,这下好了,蚀本了吧,家里那么些布料,你留着做给谁啊!”

家里老娘们不提还好,一提李小嘴就来气,当时要干这个的时候,不就是你一个劲的撺掇,现在反倒怪起我来了!

不过总在家里待着也不是办法,当时跟鲁求英说好的,带出徒弟就给钱,这钱在手里没攥多久。

就被他一股脑全拿去买布料去了,本想着趁着盗版跃进衫大赚一笔,没想到直接被吕小兰给截胡了。

望着家里堆成小山似的布料,李小嘴也是没辙了,只盼着吕小兰早点来请自己回去。

可最近这些天,吕小兰在厂里忙得头昏脑涨,愣是把李小嘴这茬儿给忘了。

李小嘴在家左等右等,终归是没耐住性子,索性放下手艺人的架子,让媳妇做了一篮甜发糕,主动去厂里探探口风。

他们说好的呀,就算在厂里坐班也给钱,说什么技术总监,一个月也八十五块钱呢。

就当这家里的布料给自己穿了!

这不,刚好就跟服装厂三人组撞上了。

“李师傅这么巧啊!这来上班还带篮子,哟,里头是午饭吗!”岑济笑容满面地上前要接篮子。

李小嘴把篮子往怀里收了收,用手掀开盖在上面的手巾:“嘿嘿!这阵子忙,我这又上火,在家躺了几天,特意让烧锅的做了点发糕,给丫头们尝尝!”

手巾一揭开,发糕的香甜味道就飘满生产车间,缝纫机都响的稀稀拉拉。

“姑娘们,都歇歇吧,李师傅带了发糕来,吃完再接着干!”

吕小兰一声喊,小姑娘们都涌了过来,把李小嘴围住。

发糕全国都有,但陵谷的发糕确是独具特色。

其他地方的发糕,多是呈块状,口味偏甜,略微带些酸味,整体松松软软。

陵谷的发糕却是用米浆发酵了,摊成小孩巴掌大小的圆饼,上手湿黏,入口紧实q弹。

再加上米浆充分发酵,味道十分酸爽,只略微带些甜味,但是发糕只要一出锅,那香气绝对勾人,直引得人嘴里冒酸水。

“别急、别急,一个个来,我按人数做的,个个都有啊,有芝麻的、有葡萄干的,抓到什么是什么!”

李小嘴抓着篮子招呼姑娘们吃发糕,仇玉和直勾勾地盯着发糕,鼻翼翕动,直咽口水,这年头有点心吃那可多是件美事呀!

可没等仇玉和多看几眼,就被身旁的岑济吓了一跳。

“有了!”

“有了!我有法子了!”

吕小兰和仇玉和一脸懵逼,转过头来看着岑济:

你有什么法子了?连发糕你也会做吗?

岑济抓着仇玉和的胳膊摇晃起来:“这卖衣服的法子有了!”

说来也惭愧,岑济一直想着把后世那一套手段给搬过来,没办法,谁叫雨田总的那一套确实吃香啊!

犹记得“大麦”一代发布时,官网页面瞬间秒光的势头,直接就击穿了各大手机厂商的底线。

低价、限量、抢购,再加上雨田总反复强调的“性价比”,处处都在挑动人们的神经。

上次的展销会,已经充分论证了这一套办法的可行性,不愧是号称教主的男人!

“大麦”的粉丝叫“麦粉”,那以后跃进大队的粉丝叫什么?“跃粉”?“进粉”?

扯远了,这次岑济剽窃的、啊不,是想出的是什么办法呢?

没错,就是雨田总牛刀小试的“m码”!

但岑济并不打算把他那一套完全照搬,毕竟现在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根本不需要那么精致复杂的套路。

用雨田总的话来说:站在风口上,一头猪也能飞!

现在跃进大队站的就不能叫风口,那简直就是战斗机尾喷口!

别说是猪,就是把恐龙拉过来,都能一口气吹到地球的拉格朗日点去。

“我们先这样,登记、摇号、限购!”

岑济找仇玉和要来纸笔,方法很简单,就是大家来了都不白来,来了就登记,批发和零售分开登记。

接着两拨人各自扎堆,跃进服装厂再分别摇号,从库存里单独拿出一部分衣服专供于零售。

批发的购买数量不限制,零售的每人限购两件。

这样一来,既能解决零售抢购不到的问题,还能把抢购时间拉长,继续炒热度。

要是每次一出来,没几分钟就把衣服给卖光了,那抢不到的人自然就没什么兴趣。

可要是每隔一会儿就有人上去买,拖拖拉拉搞个大半天、甚至一两天。

那必然会吸引大批人流量,把跃进服装厂的热度给炒到天上去。

而且这些买到的人,因为花了时间和精力,也必然会对跃进衫好感倍增。

就像国外一个调查结论所说的,一个品牌汽车的论坛,什么类型的用户最喜欢发帖?

答:刚买完车的人。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跃进服装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获一大批粉丝和拥趸。

可以想见,在日后服装厂的经营活动中,这些粉丝必然会主动维护服装厂的口碑。

奶奶的!岑济越想越兴奋,自己怎么这么坏?

呸呸!自己不过像雨田总三分,竟已经让自己慌了神,罪过、罪过!

仇玉和越听越兴奋,像是醍醐灌顶一般,拿个小本本拼命地记。

岑济见了也是虚荣心满满,手上却故作矜持:“不用记、不用记,玉和啊,这都是旁门左道,对!有了支持我们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粉丝?不对,现在人哪里知道什么粉丝,水军?别别别!这会儿可不兴这个!

吕小兰听了一会儿觉得太复杂,便抛下岑济他们自己去找李小嘴拿了发糕吃。

“李师傅,我看你上火也好的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回厂里,咱们合计合计新款式怎么设计。”

李小嘴心中大喜,等的就是你吕厂长这句话,但面上还是略带些犹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