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造反失败的王爷110(1/2)
第110章造反失败的王爷110
张小嘉盼的江南之行,终于在来年三月的时候,彻底破灭了。
张小嘉正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手中捧着一本游记,细细品味着书中描述的江南风光。
她心中满是期待,再过几日,她就能和贺飞、母妃一同启程,去那烟雨朦胧的江南,看那桃花盛开,听那流水潺潺。
美好的期待,在一封紧急军报彻底打碎。
“报——!”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进王府,手中高举着一封加急文书,脸色凝重,“王爷,边疆急报,吐蕃小国造反,横跨边疆的节度使,被杀的杀,被俘虏的俘虏,边疆告急!皇上命您立即进宫。”
贺飞正在书房中整理行装,听到侍卫的禀报,眉头瞬间紧锁。他快步走出书房,接过那封急报,迅速扫了一眼,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张小嘉听到动静,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快步走到贺飞身边:“贺大哥,出什么事了?”
贺飞将急报递给她,语气沉重:“吐蕃小国造反,边疆告急,看样子皇兄要我带兵出征。”
张小嘉接过急报,匆匆扫了一眼,心中顿时一沉。
她抬头看向贺飞:“你快去,我这边给你收拾行李,给你准备后方物资。
贺飞心中一暖,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嘉嘉,你放心,等我平定了吐蕃,一定带你去江南,好好补偿你。”
张小嘉靠在他怀里,轻轻点了点头,无语道:“嗯,你还是好好打仗,我会安排人陪母妃去江南。”
张小嘉则立刻吩咐府中的仆人们准备粮草、药材等物资。
她站在院中,抬头看向天空,心中满是复杂。
北方的大辽和大金虽然已经打下,版图归了大周,但大金归属了五年,大辽却才半年时间。
为了控制这些地区,防止大辽反扑,大周必须驻扎大量军队,同时还要迁移平民去大辽定居。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国家的财力和人力几乎都被牵制在这件事上。
如今吐蕃突然造反,国库恐怕已经捉襟见肘,这场仗打起来,怕是更加艰难。
张小嘉叹了一口气,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她转身走进书房,开始写信给各地的商行,调动自己的私产,准备为贺飞的大军筹措更多的粮草和物资。
贺飞进宫后,皇上早已在垂拱殿等候多时。见他进来,皇上直接开门见山:“璟文,吐蕃造反,边疆告急,朕需要你立刻带兵出征。”
贺飞拱手行礼,语气坚定:“臣弟明白,定不负皇上所托。”
皇上点了点头,眼中带着几分凝重:“这次吐蕃来势汹汹,边疆的节度使损失惨重,朕已经命人调集粮草,但国库空虚,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你此去,务必速战速决。”
贺飞沉声道:“皇上放心,臣弟一定尽快平定叛乱,绝不让吐蕃有机会深入我大周腹地。
皇上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好,朕等你凯旋归来。”
贺飞离开皇宫后,立刻回到王府,开始调兵遣将。
张小嘉已经将行李和物资准备妥当,见他回来,连忙迎上前:“贺大哥,一切都准备好了。粮草和药材我已经让人先行运往边疆,你路上小心。”
贺飞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感激:“嘉嘉,辛苦你了。”
————
她脑中飞速运转,回想起大辽的版图,尤其是后世被称为“东北三省”的那片黑土地。那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若是能尽快开垦种植,或许能在短时间内为大周提供大量的粮食支援。
现在才三月,张小嘉有了主意,立马进宫。
“麦公公,我哥在哪里,我要见我哥。”
麦公公把张小嘉来到偏殿,“临安县主,您先待一会,皇上和宰相,三司使在商议大事。”
张小嘉喝了三杯茶,吃了两盘点心,肚子好饱。
就在这时,偏殿的门被推开,麦公公走了进来,恭敬地说道:“临安县主,皇上已经议完事了,请您过去。”
张小嘉点了点头,快步跟着麦公公来到御书房。皇上正坐在书案前,眉头紧锁,显然还在为边疆的战事和国库的困境发愁。
小嘉上前行礼,语气急切:“哥,我有急事要禀报。”
张小嘉深吸一口气,直接开门见山:“哥,吐蕃叛乱,边疆告急,粮草短缺是当务之急。我有个主意,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皇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哦?你有什么主意,快说。”
张小嘉走到书案前,指着地图上的大辽地区说道:“哥,大辽的这片土地,尤其是这个区域,在我南柯一梦中,属于大周的粮仓,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种植粮食。若是能尽快开垦这片土地,或许能在短时间内为大周提供大量的粮食支源。”
皇上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疑虑:“嘉嘉,这片土地虽然肥沃,但大辽刚刚归附,民心未定,若是贸然开垦,恐怕会引起当地百姓的不满,甚至可能引发新的叛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