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默默流泪(1/1)
在一场意外的风暴中心,韩越的话语如同雷鸣般炸响,不仅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就连向来沉稳的李泰,心中也泛起了惊涛骇浪。他愣在原地,眼眸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仿佛亲眼见证了星辰逆转——韩越,那位他素来敬重的师长,竟行此惊世骇俗之举!
李泰深知,此刻的沉默是最明智的选择,于是他低下了头,让长发遮掩住眼底的复杂情绪,仿佛将自己置身于一场无声的电影中,成为了旁观者。而四周,人群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齐刷刷地投射在韩越身上,将他推上了这场未完待续的戏剧舞台中央。
“是你?!”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压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带着难以言喻的愤怒与失望。他心中那幅关于李泰的纯真画像,在这一刻支离破碎。他深知,唯有韩越,能利用李泰的威望,编织出如此复杂的网。这份恨意,如同野火燎原,烧得他几欲发狂,却又不得不按下怒火,因为真相的揭露,需要更为谨慎的布局。
“正是在下!未曾想,一位工部侍郎对算学竟有如此造诣,连账目中的微妙差错都逃不过他的法眼。”韩越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目光在李世民与和佑之间游移,语气中满是玩味,“魏王啊,你真是天真得可爱,竟如此轻易就被我编织的谎言所迷惑,还兴冲冲地跑来皇宫邀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言毕,他话锋一转,将矛头直指和佑,那眼神中的冷冽,仿佛能穿透人心最深处的秘密。“更令我诧异的是,和大人竟不惜一切代价逃亡,连家中爱犬都不顾,直奔蓝田县寻求庇护。这份决绝与狠辣,真是让人又恨又怕。”
韩越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刀刃,每一句都精准地刺向和佑的心脏。尤其是提及那三岁稚子被“一点点掐死”的假想,更是让和佑脸色煞白,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与愤怒。他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仿佛这样就能抑制住那股想要冲出去与韩越拼命的冲动。
“我杀了你!”这四个字,几乎是和佑用尽全身力气吼出来的,每一个音节都颤抖着愤怒与绝望。然而,理智告诉他,现在的冲动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于是,他强忍下这份杀意,目光如炬,死死盯着韩越,誓要在这场权力与智慧的较量中,找到反击的机会。在那片被阴云笼罩的广场中央,一幕出人意料的戏剧正悄然上演。主人公,一位满身伤痕、眼中燃烧着复仇烈焰的韩越,正被无形的锁链束缚,却仍不顾一切地挣扎,试图冲破束缚,直扑向他认定的仇敌——苏云的方向。然而,在这关键时刻,一只无形的手将他猛然拽回,仿佛命运的玩笑,让他在愤怒的巅峰骤然跌落。
人群,如同被狂风卷起的海浪,汹涌澎湃地注视着这一幕。他们的目光中交织着震惊、恐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韩越的怒吼,如同雷鸣般在每个人心头炸响:“苏云!你这个罪不可赦的刽子手!我韩家上下,三百二十五条无辜生命,皆因你而陨落!你的手上,沾满了鲜血,从五十万到五百万,甚至更多,你便是那真正的死神!”
说到此处,韩越的身体因愤怒而颤抖,他的眼神几乎要喷出火来,仿佛下一秒就能挣脱一切束缚,与苏云同归于尽。但现实是残酷的,重伤的他只能无力地咆哮,那份无力感更加深了他对苏云的恨意。
围观的人群,在这一刻,仿佛成了沉默的判官,他们的心中虽对韩越的遭遇抱有同情,但更多的却是对苏云罪行的愤慨。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议论声,如同低语的风暴,每一个字都直指苏云的罪恶。然而,在这风暴中心,却无一人敢于站出来,为韩越说一句话,只因那背后的力量太过庞大,让人心生畏惧。
正当众人以为这场戏剧将以韩越的绝望告终时,意想不到的反转发生了。韩越,这位曾经的强者,突然之间仿佛挣脱了所有的枷锁,他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猛地冲向一旁的柱子,以一种悲壮而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嘭!”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那声巨响不仅是肉体的碰撞,更是对世间不公的无声控诉。人群哗然,有的惊呼,有的叹息,更有的默默流泪。他们没有想到,韩越竟会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揭露真相,来表达他对苏云的恨意,以及对这个世界深深的绝望。
而这一切,对于李泰来说,更是始料未及。他望着那倒在地上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一撞,不仅撞碎了韩越的生命,也撞开了某些人心中紧闭的大门,让那些被掩盖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从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将记住这个名字——韩越,以及他那不屈不挠、至死方休的复仇之路。在那一刻,韩越的牺牲如同一阵清风,悄然拂去了李泰心头积压已久的阴霾,却也在他心田种下了一片幽暗的森林。他的感激之情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转瞬即逝,随即被更深的忧虑与复杂的情感所吞噬。李泰的脸上,仿佛戴上了一张精心雕琢的面具,无悲无喜,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偶尔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决绝与不甘。
宫殿之内,喧嚣渐息,唯余李泰一人,孤零零地跪在冰冷的石板之上,四周静得只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回响。“李泰,你可知罪?”李世民的声音,如同冬日里的一记惊雷,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李泰低垂着头,声音虽轻却坚定:“儿臣知罪。”这简单的三个字,背后是韩越用生命铺就的坦途,让他无需再作无谓的挣扎。
李世民的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子,缓缓道出判决:“李泰,你管教臣子无方,致使魏王府内乱丛生,更甚者,家臣竟敢行刺太上皇,而你身为主人,竟一无所知,此乃大不敬,大不忠!然念你年幼无知,特赦你死罪,发配西漠,镇守边疆,无诏不得归。”
这判决,如同一道冰冷的枷锁,将李泰与皇位彻底隔绝。但在他心中,这已是万幸。他深知,若非韩越以命相抵,自己恐难逃一死。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将一切情绪深埋心底,表面上,他顺从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