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状元的锦鲤妻 > 第504章 升职

第504章 升职(2/2)

目录

寅时的宫灯将垂拱殿映如白昼,独孤皇帝指尖摩挲着青玉案上的密折。折中细述萧谨言七日内连破三桩陈年积案:从户部漕银贪墨案里揪出用《九章算术》做假账的胥吏,到太仆寺马政弊案中识破掺了蒙汗药的草料,最绝的是那宗轰动京华的采花案——御笔朱批"明察秋毫"四字,墨迹未干便渗进奏章里仁和堂特供的茜草暗纹。

"宣萧卿。"

随着黄门侍郎尖细的传唤,萧谨言绯袍玉带的身影转过蟠龙照壁。袍角金线绣的獬豸兽在宫灯下怒目圆睁,恰似他上月怒斩大理寺贪官时的神情。

“听闻卿妻李氏擅药膳调理?”皇帝忽然发问,声音不大,却如黄钟大吕一般在大殿内回响。众人皆是一凛,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萧谨言。

只见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面沉似水,不怒自威。他的指尖轻轻点着密折里夹带的艾草香囊,那香囊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气,正是李宝儿特制的提神之物。

皇帝的目光落在香囊上,若有所思地说道:“前日太后头风发作,太医院那帮庸医……”他的话语戛然而止,似乎对太医院的治疗效果颇为不满。

萧谨言见状,赶忙躬身呈上一个鎏金匣,朗声道:“陛下,内子新制了川芎白芷枕,特献太后凤体安康。”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身旁的太监将鎏金匣呈上来。太监小心翼翼地打开匣子,刹那间,数十根银针在锦缎上闪耀着寒光,它们整齐地排列成头维、百会诸穴,仿佛一幅神秘的针灸图谱。

众人定睛观瞧,只见这些银针并非普通的银针,而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针身纤细而坚韧,针尖锋利而光滑。显然,这是李宝儿结合现代针灸学改良的“醒脑针”,其精妙之处令人赞叹不已。

当御史中丞出列举荐时,萧谨言正望着殿外飘落的槐花出神。那日宝儿说此花可制止血散,此刻却成了他仕途的吉兆。

"萧御史通晓刑名、精研算术,更难得心系民生。"枢密使突然出班,"去年江淮水患,他献策以《营造法式》改制赈灾篷,活民十万!"

独孤皇帝抚须颔首,目光扫过萧谨言腰间玉佩——那是仁和绣坊特制的《河防舆图》绣品改制的绶囊。三个月前,正是这幅绣品助工部寻到黄河决口的关键淤塞处。

当诏书展至"权知开封府"时,满朝哗然。本朝从未有御史台属官直升京兆尹的先例,更何况还加封龙图阁直学士。唯有萧谨言瞧见诏书边角的药草暗纹——宝儿前日试染的新品,原是预备给陈贵妃绣百子帐的。

散朝时,参知政事轻扯他袖角:"萧府尹可知,太后今晨戴着川芎枕听政?"话音未落,宫娥捧来鎏金食盒:"娘娘赏的杏仁佛手酥,特嘱要佐慧养堂堂的安神茶。"

萧府门前的石狮子新换了翡翠眼珠,映着"开封府"的朱漆匾额。李宝儿正在后院教英子配药,忽见萧谨言解下獬豸补服:"圣上赐了套《洗冤集录》孤本,要你帮着校注验尸篇。"

"怕是醉翁之意。"李宝儿抖开夹在书中的密旨,赫然写着令其协查太医院禁药流失案。她发间银针簪闪过寒芒,恰似当年刺破采花贼面具的利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