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回档少年时 > 第539章 从实力的角度出发

第539章 从实力的角度出发(1/2)

目录

第539章从实力的角度出发

爱华电子生产基地的工厂主要包括电路板生产车间、机芯组装车间、外壳组装车间和整机组装车间、包装车间,整个生产流程的技术难度其实是不大的。

这也是前世沿海地区冒出一大批纯组装的劣质影碟机工厂的原因,但就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后面市场一卷,价格战和礼品战打起来,压缩了利润空间,有实力的大厂神仙打架,这批纯组装厂全部祭天。

张云起砸入巨额资金,把省市两级的国资都拉了进来,要是这么干,那么迟早有一天,他会成为江川乃至整个湘南的罪人,死死钉在政府大型投融资典型失败案例当中的耻辱柱上,“愚蠢”这两个字将伴随他的一生,供后人们嘲笑,更恐怖的是,还要被那些个键盘敲得能够冒水的网络作家们在小说里面三百六十度式鞭尸。

经过去年下半年的运作,张云起已经把爱华电子分成了三个大板块,前端的市场销售、中枢的技术研发、后端的产品生产,并且以三个全资子公司进行运作。

前端的市场销售由爱华电子运营管理公司负责,营销鬼才胡志标挑大梁,这也算是人尽其才了,张云起并不想让胡志标管理影碟机的生产和技术研发环节,因为前世爱多电子尽管在他的操盘下曾一度成为中国vcd影碟机市场的霸主,但后面的崩盘,胡志标也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他性格激进,过于注重市场营销,在这一块倾注了太多资源,资本运作能力又差,导致爱多缺乏核心技术积累,在影碟机市场大崩盘的时候,外表光鲜亮丽内部全是空架子的爱多难以调头。

中枢的技术研发由爱华电子元器件公司来负责,研发中心位于江川龙泉镇,总经理是刘明,主要搞主控电路、音频解码电路和视频解码电路等电路设计,机芯研发,外壳结构和按键布局等机械设计,固件程序,播放控制、菜单显示等功能的软件开发。这里涉及到爱华电子自研机芯等核心机密,是绝对不能让刘今石提前获悉的。

后端的产品生产由爱华电子工业制造公司负责,柳东盛担任总经理,地点也就是位于紫云镇的爱华电子生产基地,主要搞vcd影碟机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与检验、包装和物流等。

在爱华电子生产基地,刘今石能够看到爱华电子影碟机全流程生产环节。

简单寒暄了几句,一行人走进厂区,穿过安检门,流水线的轰鸣声浪扑面而来,张云起先是陪着刘今石参观了电路板生产车间和机芯组装车间。

电路板生产车间主要搞pcb制作和贴片焊接、手工焊接、电路测试等等。一行人换了防尘服,走在防静电地胶上,可以看见电路板生产线的自动贴片机正以每秒三十个元件的速度吞吐着飞利浦的电容电阻。而在机芯组装车间里,戴着防尘指套的工人们正在工位上将激光头、驱动电机、光学透镜等零部件安装到机芯框架上,咔嗒声清脆利落。

刘今石兴趣颇浓,等到飞利浦的第二代机芯进行调试校准后,他还亲自对一台组装好的机芯进行性能测试。

当看到飞利浦第二代机芯在测试台上精准读取出光盘数据的时候,刘今石笑着对张云起说道:“贵公司的作业标准一流,防尘注塑水准、主轴电机稳定性、进给机构精度和减震设计优良,不出意外,机芯水平安装误差远远小于3°,自研的伺服系统响应速度和锁相环(pll)稳定性都相当高。”

“刘总过奖了。”张云起笑了笑,他没把刘今石的话放在心上,因为影响vcd光盘读取的精度和稳定性,核心因素还是在于机芯的性能,而飞利浦第二代机芯毫无疑问是当前市面上性能最出色的,但刘今石不夸自家的产品,或者,他是不屑于夸。

大概了个把小时,一行人才参观完生产流程,从生产车间出来,负责讲解和引路的是刘明,他带着大家前往爱华电子的办公楼,准备去开会。

只是经过元器件仓库区间的时候,刘今石的脚步忽然放缓,他的目光被仓库大门口停着的四辆大货车吸引了。

四辆货车厢门已经打开,搬运工头吆喝着江川方言,正在指挥工人卸货,卸下来的数十个包装箱上,印有“cxd2500aq”字样+索尼的英文logo。

刘今石对索尼与爱华电子的合作并不意外,他在生产车间看到了爱华线体检测仪用的纠错算法还是索尼的csp-1013。他意外的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张云起似乎是有几分刻意地让他感受到索尼的存在。

这在商业谈判中,目的昭然若揭。

要知道,至少到目前为止,双方的底牌筹码以及核心诉求还没有彻底亮出来,表面上大家还是相谈甚欢的。刘今石意识到张云起需要这个引子打破这种默契。

刘今石看了一眼身边神情如常的张云起,也意识到想要拿下这笔大中华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机芯采购订单,或者比他来之前预想的要更艰难。

爱华电子的办公大楼落成不久。

在日光中,崭新的蓝灰色玻璃幕墙泛着金属光泽,格外炫目,主楼几何造型棱角分明,带有几分科技感,前坪栽种的樱林正开的娇艳,赏心悦目,张云起一行人穿过樱林,踏过大堂的灰白色云石地面,在一股淡淡的松木香味中,乘坐电梯到了三楼崭新的会议室。

这场会议事关爱华电子高级机密,参与的人不多,都是最顶层的高管,除了张云起和杨瑾,还有柳东盛和刘明,双方没有太多废话,杨瑾把双方合作的协议草案拿出来直接分发了下去。

刘今石拿着草案扫了一眼,里面都是一些基础和没有争议的合作条款,没有讨论的必要,他顿了顿,主动问了一个格外关心也格外敏感的问题:“张总,想必你的核心供应链已经得到索尼的鼎力支持了。”

张云起不置可否:“索尼一直是爱华电子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数字伺服系统上给了一些技术补偿条款,也是我们的激光头和光学组件以及解码芯片的主要供应商。”

刘今石点了点头:“既然张总与索尼有合作,想必也在贵公司的新品上搭在过索尼的机芯做了实验,效果如何”

张云起如实回答:“稳定性和读取速率等方面相较飞利浦的均有差距。”

刘今石点头:“张总是一个客观的人。”

张云起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客观,但现在在刘总眼里却未必真诚。那我就说点真诚的吧。”

刘今石手一伸:“张总请讲。”

张云起说道:“刘总,飞利浦向我们供应的cd12系列机芯每套价格为25美元,你应该很清楚这个成本在vcd影碟机整机的占比达到了多少。”

刘今石点头:“张总可以提你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