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金融与传媒的合作(1/2)
第678章金融与传媒的合作
股市的迅猛下跌,立刻成为了传媒的核心报道方向,如今的香港,房价、股票、娱乐八卦,已然成为香港市民最关注的三个方向,媒体们自然跟随着市场需求走;
股市的下跌,也立刻引起了地产市场的反馈,毕竟当太多人资金损失惨重之后,特别是加了杠杆的,那必然需要抛售地产市场来填坑,且股价暴跌,也会引起市场的谨慎,大量资金也会从地产市场撤离,甚至还会从香港撤资;
如此大的事情,自然瞒不住杨文东,从置地报警并引出股票作假的传闻后,杨文东便开始关注恒生指数的变化,7天之内,恒指跌了500点,所有的股票,就没几个是逆向上涨的,全部都是下跌,无数股民股东投资公司一片哀嚎。
“想不到,这最后一颗压死骆驼的稻草,居然是置地的假股票兑换券。”杨文东了解清楚详细情况后,淡笑说道。
原先历史上,1973年香港股灾的导火索是和合实业的股票作假,引发抛售狂潮,这也使得和合实业在后期被严重指责,公司信用几乎降为0,纵然它也是受害者,可市场与银行就是这么不讲理,为此,胡应相为了拯救公司,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而如今,因为杨文东的蝴蝶效应,对香港的历史影响太大,因此,股市变化的时间线也受到了影响,其中恒生指数最高点达到1947,比原先历史上高了200点.这其实也正常,毕竟如今香港的经济,因此长兴集团的存在,比原先历史上强了不少;
不过,对于那一批要做假股票的人来说,影响可能不大,他们该犯法还是想着犯法,赚钱最重要,而因为置地提前发起了收购牛奶国际,使得股票兑换券在年底便可以变现,这然后就成为了这货团伙的目标;
置地在当初制作股票兑换券的时候,也是非常谨慎,用的特殊材料,可再特殊也是比不过官方设置的股票的,毕竟股票与钞票一样,都是政府管控的,置地再强也比不了官方,那对于造假团伙来说,兑换券自然比股票本身更容易作假了。
只是,这群造假团伙估计也想不到,他们只是想赚一点小钱,却引发了香港经济的连锁崩溃。
方先名笑道:“这群造假团队已经被抓住了,据说连抓人的jc都狠狠的揍了他们一顿,因为大家都在股市亏钱了。”
“哈哈,那他们这方面可就冤枉了。”杨文东笑着摇头说道:“就算没有股票兑换券作假,但股灾必然会到来,肯定会有其他的导火索的。”
如今似乎便宜了和合实业,避免它被全港针对,身为和合实业的大股东,这个结果似乎也很不错,
置地之前本身就坑了无数股民,如今又碰到这种事,这一下又要被千夫所指了。
方先名道:“是的,恒指要是真的突破2000,那就太离谱了,等于5年时间涨了20几倍。”
恒指在67年最差的时候,不到100,如今其实也差不多涨了20几倍了。
杨文东淡笑道:“股灾已经来了,不过目前还不是我们动手的最佳时机,但九龙仓股票是例外,趁着市面上多数股民在抛售,收购一些股票,只要不引起怡和的注意,现在成本高一点多收购一些也无所谓。”
股灾虽然已经开始,但想等到恒生指数或者各家股票最低点,那还早着呢,按原先历史来看,到了1974年年底,恒生指数到了150点,整个市场才逐步回暖;
如果要购买其他一般公司股票,那自然要再等等,不说最后一个月,哪怕是最后半年也会省不少;
但九龙仓是他要收购的目标,属于战略性质的,不能只考虑以最低成本收购,而是要尽量不让市场关注的时候收购更多的股票,因为无论市场如何,一旦发起并购,那必然会引起股价大涨,所以前期能够低调的收购,那就是最划算的;
不然等到74年下半年,先不说历史是否改变,要是再等等经济就可能复苏了,等那个时候再发起并购,只会成本更高;
方先名则道:“杨生,我想再稍微等一等,我已经与齐瑞凡和秦志业沟通过了,后面一段时间,香港的主流传媒会大肆宣传香港经济之前过热,未来必然会冷静一段时间;
同样,目标还会专门针对英资地产公司,攻击他们在地产市场的无能,平白耗费股民对他们的信任。”
“针对英资公司这样倒是可以,免得目标太明显,容易引起怡和警惕。”杨文东点点头,随即又道:“但如果这样的话,和黄恐怕也会被我们间接攻击啊。”
股市一片哀嚎之下,没有一家能够幸免,之前被看好的和黄也是一样,股价大跌,不过毕竟之前在传媒市场上宣传了那么久,相对来说,和黄的股票比起其他几家还是要好不少的。
方先名笑道:“这有什么关系,我们已经成功套现了和黄股票,已经不是和黄的股东了,再说,现如今连港府都宣传传媒自由,我们又没有点名、也没有污蔑,只是描述一些事实罢了。”
英资在地产公司、或者其他香港市场领域的无能也是公认的出,除非是一些靠着早年特殊地位获得的垄断业务,其他的跟华资对比,基本上都比不过,要不然也不会有华资地产公司崛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