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明:嘉靖是我哥 > 第70章 讨贼计划(二十七)

第70章 讨贼计划(二十七)(1/2)

目录

林潮生知悉了这一点不同寻常之处后,心中疑惑忧虑愈发深刻。

他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内中根本没有一丝一毫道理可寻。

从青禾村到黄沙村,这种转变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规律。

如若是村中发迹,出现了举人,而后村中百姓投献土地,最终形成内富而外贫的状况,而后逐渐以家仆区别于普通百姓,之后再出现黄沙村之现状,那就是能够理解的状况。

在整个中原大地上,自宋以来,便形成定规。

跃升阶层的人,想要获取长久富贵,传家之法的必要条件,就是田产。

而依靠投献积累田产,以至家宅兴旺,乃是符合规律之事。

似现在,林潮生,左找右找,上看下看,都没有发觉一丝一毫,可称之为富的家族,整个黄沙村中,就连稍微富裕的单门独户都没有。

这就太过处于状况之外了。

所以,凭借目前得知的事情,勉强可以有一个论调了。

黄沙村必然存在某种外因,或者某种外力。

难道是肃宁县过去的县令们?

不过,这不太像是正确答案。

肃宁县这地方,林潮生来之前也详细了解过。

这是出了名的富县,沧州府名下的招牌,凡是做官想升迁的,镀金的,都希望能来肃宁,只需要五年任期一满,履历细数下来必然都是优等朝上。

正经能升官发财的好地方,是个人都想来这儿,考取了进士的人,若是被分至此地,那是连做梦也会笑醒。

所以大肆贪渎,着实不是一名县官的首选。

而且就算是有那蠢物,自觉官途无望上进的庸人,选择了这般恶劣行径,伤民肥私。

也不太可能会让青禾村在短短数年之内凋零到成为黄沙村这种地步。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林潮生再度回到妇人家中。

妇人似乎完全不担忧生存的艰辛,她的孀居度日,简直如同一具行尸似的。

她连去灶台生火做饭的欲望也欠奉,若不是日头西下,还残留几分阳光在这屋内,这栋屋舍,就仿若空屋。

寂静无声中,只会有一名妇人轻微的呼吸之声在躺椅之上。

她的生活,简直不叫生活,她吃饭的唯一目的,好似就只是个度命二字罢了。

朝食吞入腹中,这一日的命便续着了,其余不必多做,只管顾个洗衣裳,这种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后仅待这一日过去。

林潮生不擅长庖厨之事,可看着妇人孤苦一人,冷灶无柴的模样,这又不符合他心中的道义。

柴房中,他看过了,许是妇人闲来无事时捡的柴火树枝,堆了有一摞。

这是用于必要时取暖之用。

显然,这些个干草柴犹有富余,一人过冬,完全足够。

火绒火柴也足备完全。

于是林潮生准备用自己身上带着的一些食物做点汤糊。

找过厨房,向妇人说明了自己的意思。

她十分坦然的接受了林潮生谢意,但她表示十分担忧,林潮生别把自己给燎了。

然后妇人就从床榻之上起身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妇人拿出来两块打火石,林潮生还真就不知道,除了硫磺引火儿,火镰以及火折子之外的点火方式。

而且,若不是临行之前,有家中仆从,下人教导了他使用引火儿的方法,他估计连引火儿,也是不太会用的。

不过,火石已经不多了,两片石头估计已经使用了许久的时间,所余下的,也不过是手掌心大小的那么一点儿。

生了火,热了锅灶,林潮生就取用了背囊中的干粮,又拿出自己母亲调的茱萸豆瓣制的酱料,准备一股脑儿倒锅里去煮。

好在妇人阻拦了他,伸手接过那些物件儿,嗔怪的看了他一眼。

直让他去打了水来,然后亲自掌起勺来。

林潮生顿时陷入尴尬的境地,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又被撵去坐在灶地火口旁坐着,叫他来塞柴火。

他又以为这是个简单活计,可塞入灶柴这般事情,却又遭了妇人的白眼。

倒霉玩意,叫他一脸黑不说,柴一会儿塞的多了,一会儿塞的少了,差点连一锅粥也煮的糊了去。

不过,妇人无论是白眼,还是抱怨,其实都没有发怒的意思蕴含其中。

这妇人好似十分习惯如何与林潮生这等人相处一样,有时候连林潮生几乎文邹邹的言语,也能应答上来。

看来,妇人的身份,也并不简单。

林潮生这种人,既然能够考取功名,便不会困于生活琐事良久,观察不多时,他便能够熟练的忙活于灶台之侧了。

只不过,他此时有些慵懒于火口处传递而出的温暖,炉膛之中的火热,在这寒冬日短时分,显得尤为吸引人。

他有些纠结,纠结于,是否就该这般坐着享受这温暖的感觉,更应当让妇人享受这种温暖才是。

但,冬日火暖,真的是难以舍弃啊,他有种想赖着不走的想法,感觉只要在这个火口面前坐着,看着火焰燃烧,就能够这般直接守到地老天荒似的。

不过,妇人是浑不在意的,她其实更怀念这般感觉。

曾几何时,她丈夫也喜欢这般在火炕口边上待着,儿子也喜欢,当然,她也喜欢,可总得有个人照顾烧锅的事情。

家里又不是什么顶富裕的家,有几个仆从也得给家里娘老子先照顾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