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440章 斗而不破的竞争

第440章 斗而不破的竞争(2/2)

目录

同时产能还特别大。

第二十五厂拥有两条生产线,第一产线是采用进口设备,包括als的nxt1980光刻机在内的欧美日韩设备,这也是智云集团最后一次大规模进口这些关键设备。

这些进口设备组成的第一产线,理论巅峰产能能够达到每月三万片,当然,因为采用浸润式光刻机,玩四重曝光技术,其等效七纳米工艺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实际生产下来,其产能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

第二产线则是设计产能达到了每个月四万片,该生产线大量采用国产化设备,设计,尤其是前道光刻机,后道光刻机,蚀刻机,例子注入机等核心设备,已经是清一色的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海湾科技以及其他旗下子公司所提供,整体的国产化设备比例已经相当高了。

主要是最近两年国内的基础科学,尤其是材料以及精密加工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仙女山控股的带动下,从事半导体制造业产业链的很多企业都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进而拿出来不少的产品。

尽管其中的不少设备还是国外的,同时一些设备的制造过程里也有国外设备或材料的参与。

这依旧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再者,其实仙女山控股旗下,基本能够拿出来全套的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只是部分领域还跟不上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比如生产效率跟不上,又或者是精度不达标,又或者是无故障时间太短等。

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这也是智云微电子的国产设备生产线里,依旧大量采用进口设备的缘故。

设计的设备数量太多,并且一个个都挺难搞的,光刻机也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各种设备也挺难的。

智云微电子和仙女山控股那边尝试过用全套纯国产设备的生产线,理论上全套的纯国产设备是能够用于十四纳米工艺节点的,但是生产成本会非常高……众多环节里,这个环节卡一下,那个环节卡一下,最后就导致了芯片的成本暴涨!

消费领域的芯片,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生产效率不达标,良品率上不去,那片最后芯片的价格就会变成天价,到时候消费者也就消费不起了。

所以,虽然最近几年仙女山控股的发展速度极快,然而距离能够为智云微电子,提供全套的纯国产设备,并且还要能够把把技术做到十四纳米工艺的同时,还保证良品率以及生产效率,把芯片的成本控制在现有芯片的大概水准……还是无法做到的。

当然,即便如此,也能够让徐申学有充足的底气了。

现在还不行,但是再过几年呢,迟早的事。

那怕是等效七纳米,甚至未来的等效五纳米工艺等都是如此……只要给他一定的时间,甚至都不用太久,他总能搞出来。

进而避免各种卡脖子威胁!

至于现在嘛,智云集团和美国的那几家财团之间,在半导体领域以及半导体延伸而言的智能终端设备、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里是相互有顾忌……同时又相互需要,最后就达成了这么一个平衡。

对面要是现在就彻底给智云集团来个全面的断供,尤其是耗材断供,那么智云微电子也会很难受,至少等效七纳米工艺的产能扩充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法搞了。

而现有的10-14纳米工艺的生产线倒是能够依靠全套国产设备继续扩张,但是成本无法接受,所以产能短期内很难进行扩充,但是可以等那么几年后再进行扩充……这几年里只能使用现有设备生产。

也不用担心供应商断掉了维护后就没办法用了,仙女山控股的技术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对现有进口的这些顶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维持既有生产能力是妥妥的。

还有个耗材问题,这个以前是个大问题,但是现在问题不大了……就是很多耗材侵犯他国企业的专利,现在没办法大张旗鼓拿出来用,但是如果被封锁了,那么也不用顾忌太多,直接拿出来用就是了。

问题不大。

不过,不仅仅智云集团会难受,如果你断供我也给你断供的话,对面也会很难受!

比如各种算力芯片就会被彻底断供,美国那边的一大票高科技企业就无法获得apo显卡,大概率只能被迫使用嫉妒不成熟,开发生态要啥没啥的,算力又很拉胯的ad算力显卡了。

而智能终端所用的算力芯片这一领域,还要更严重一些,各种智能终端,比如汽车领域使用的算力芯片,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没有什么代替品……智云集团在终端算力芯片领域里的垄断程度,其实比服务器gpu还要更高。

双方在半导体领域要是打架的话,基本就是你断我设备,我断你芯片的结局……当然如果给各自几年的发展时间,那么双方又能各自补齐缺陷。

仙女山控股这边,给他们三五年的时间,拿下来全套等效七纳米工艺甚至五纳米工艺的国产设备以及耗材,问题不大……徐申学是有这个信心的,大不了先不搞其他领域的研发,集中力量,弄多几个ss级别的科研名额,再弄一大堆s级别以及a级别的科研名额投入到半导体领域。

玩命死磕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领域,搞出来是大概率的。

而老美那边的那几个财团,如果被制裁了算力芯片的话,他们也能够动用手底下的ad以及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厂商再加上台积电、四星这两家芯片制造厂商进行代替计划。

硬着头皮使用自家的芯片,一开始肯定会非常难受,但是咬牙硬撑几年的话,其实也能在三五年里发展出来一定技术水准的各种算力芯片……顶多就是性能比不上智云集团的算力芯片而已,差一些但是好歹能用啊!

最后,双方又会形成新一轮的平衡!

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里双方除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外,啥都捞不着。

至于靠着这点制裁就狠狠地打击对方,甚至断掉别人的根本,梦里都没这么好的事。

不管是徐申学这边,还是对面的财团,那都是世界级的顶级财团,指望用这种制裁的小手段就能把对面搞垮是不可能的……

想要搞垮这种级别的财团……其他手段都是不太靠谱的,你得发动一场世界大战才有这个可能性!

这也是徐申学和对方的财团最后在半导体领域里达成和解的重要因素。

并不是说双方离不开谁,而是离开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更没办法给对方造成什么实际上的重大打击。

顶多就是各自难受几年,然后摇身一变又满血复活了!

既然如此,那还打个屁,继续一边吵架一边合作吧。

同时也是各自发力想要补齐缺陷:徐申学继续死磕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领域;对面则是继续死磕算力芯片以及人工智能领域。

谁都不想被对面卡脖子!

同时还持续进行常规的商业竞争。

这算是一种斗而不破的竞争吧!

而随着智云集团和对面这几家财团之间的竞争越来也激烈,也直接促使了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技术进步啊!

用duv浸润式光刻机搞等效七纳米工艺,就是属于这种竞争之下的结果!

在先进性能的euv光刻机还没有来得及商业量产的情况下,智云微电子以及台积电,愣是硬生生折腾出来了等效七纳米工艺。

但凡换个时间节点,没有如此激烈的商业竞争的话,这两家都不可能用duv浸润式光刻机去搞这个工艺节点的,投资死贵不说,而且芯片的良品率太低,整体芯片的性价比就很不好。

多等两年用euv光刻机轻轻松松搞定的事,犯不着现在死磕啊……

但是现在……两边都得硬着头皮搞,你不搞,对面就搞了,到时候你就落后了……一旦技术落后,后头一连串的商业市场还要不要了

智云集团为了抢占先机,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使用等效七纳米工艺,使用在手机soc以及电脑cpu,服务器gpu以及终端算力芯片上。

甚至一口气就搞了个两条生产线,理论设计产能达到每个月七万片的第二十五厂,为此不惜耗费巨资。

这么庞大的等效七纳米工艺的产能,不仅仅能够通过大规模量产降低平均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利用先进芯片的优势,大规模抢占芯片市场以及芯片背后的智能终端以及电脑、服务器市场。

这个第二十五厂的等效七纳米工艺,直接关系到了未来几年里智云集团乃至其他部分兄弟企业的核心产品,包括部分秘密研发项目的核心项目的成败!

如此重要的项目,徐申学自然会亲自来视察!

然后,他就看到了刚完成了技术验证,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枚采用等效七纳米工艺制造,晶体管密度达到了每平方毫米一亿个以上的顶级芯片:s903!

看着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这枚小芯片,寻常人很难想象智云集团为了把它给造出来,已经先后付出了一百多亿美元的庞大投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