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表妹(1/2)
“姒?她给自己取名‘姒’?”
姜贵妃头上包着头巾,一只胳膊撑着引囊,她斜斜的靠在榻上。
听到内侍提及姜四娘的新名字,姜贵妃眸光微闪。
她本就聪慧,又在复杂的内宅、后宫等地方挣扎,她的眼光毒辣、心思更为敏捷。
姜贵妃在某些方面,更是与王姮有着出奇的一致——
她们从不介意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至亲!
“这四娘,被叫了十几年的姜四娘,却从未想过给自己取个名字。”
“偏偏在进京的路上,忽然就要以‘姒’字为名。”
“她这是要做什么?想要做阿姊,想压阿玖一头?”
姜贵妃已经从内侍口中知道了姜家众人的情况。
比如姜四娘的年龄,她今年十五岁,只是还不到生辰的正日子。
阿玖是四月的生辰,姜四娘则是十月出生。
她比阿玖小了近半年。
她是阿玖的表妹。
可她偏偏选“姒”字,姜贵妃很难不怀疑她的意图。
当然,姜贵妃也猜到了姜四娘可能没想跟阿玖比,她或许只是单纯的看上了“姒”的从女。
阿玖的名字“姮”从女,姜四娘便也想跟阿玖一样,取个从女的字。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姜四娘都在与阿玖“计较”。
这是姜贵妃所不能容许的。
她的阿玖,是她唯一的女儿。
姜贵妃可不是拎不清的老糊涂,放着自己嫡亲的女儿不疼,却去偏心一个外人。
哪怕这个外人,是她的亲侄女儿,还与她容貌十分相似!
“你再出宫一趟,去告诉姜四娘,‘姒’字不妥!”
“她是阿姮的表妹,而非表姐。”
“若真要取名,那就选‘思’字。”
不是要取“四”的谐音字嘛,“思”更合适!
至于思字有何寓意,姜四娘是否喜欢,就不在姜贵妃的考虑范围了。
她可以提携娘家的亲戚,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安分、不得犯蠢!
“是!奴婢遵命!”
内侍答应一声,赶忙又急匆匆的出了宫。
目送内侍飞快离开的背影,姜贵妃面沉似水。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引囊上的绣纹,心底幽幽的叹了口气:
唉,不见亲人,想念。
可如今亲人回京,又让她平添麻烦。
只能说,这世上果然没有两全之法,总有那么一两分的不如意。
“……希望一切都只是我多想了。”
“或许,他们苦日子过久了,忽然有了奇遇,或是得意忘形,或是患得患失,这才言行有所不妥。”
姜贵妃暗暗忖度着,忽的想到了什么,招手叫来贴身宫女:“去,看看宫里可有即将退役的宫女。若是有合适的,便选派几个,送去给阿玖,让那些宫女好好教一教姜家女眷的规矩!”
虽然还没有见到姜源,没有最终确认身份。
但,刚才那内侍也说了,姜源与她有三四分相似,而那姜四娘更是宛若她亲生的一般。
世间会有相似的两人,却不会有这么多。
更不用说,凉州刺史,以及圣人的百骑司都进行了核实。
姜源等人的身份没有问题。
他们就是她的亲人。
既然确定了身份,还把人接到了京城,姜贵妃就要为他们多做考虑。
其一,赏赐爵位、宅院。给姜家一个体面。
其二,派遣得用之人,教导他们规矩,继而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京城,不至给她丢脸、惹祸。
其三,从姜家的男丁中,挑选几个可堪培养的人,极力扶持,复兴姜氏。
虽然以姜贵妃如今的身份,基本上用不到娘家的帮扶。
但,助力这种东西,多多益善。
现在开始培养,过个几年、十几年,她的九郎长大了。
即便不能帮扶九郎,也能给九郎跑跑腿儿。
亲戚这种存在,会有麻烦,可也是能够靠得住的帮手。
姜贵妃不会依赖某些人,却也不会故意舍弃助力!
这些年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亲人,除了亲情的原因外,亦有利益的缘故!
“只希望,姜家能够认清身份,不要让我枉费心血!”
……
“姜郎君,并诸位贵人,这些奴婢,都是公主特意挑选的!”
“他们都是公主府的忠仆,诸位但有需要,只管吩咐。”
“另外,公主还为郎君选聘了男女先生,经史等可以不急,但京中诸世家的谱系,大虞礼、律,以及雅言,诸位还是要先了解!”
白芷领着姜家人一路来到中轴线的主院,进入正堂,分主宾落座。
白芷跪坐在下首,细致的转述着王姮的话。
不得不说,姜贵妃与王姮,果然是嫡亲的母女。
她们都考虑周全,也愿意真心帮扶姜家。
姜家败落近二十年,姜源等更是在西北苦寒之地苦苦挣扎。
不说京中的规矩了,单单一个口音问题,就能成为姜家不大不小的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