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万亿的产业(1/2)
制造三十六个扛着两千五百多平米的凸透镜长途跋涉的飞行器,
多少是有点费力不讨好了。
哪怕是真的发射成功而且也调试成功了,
实际上每台镜云飞行器能够反馈回来的发电量,也只是勉强相当于一个中型核电站。
如果真的想靠镜云计划来实现人类的能源自由,
那镜云计划得变成星链2.0才行。
但很显然,现在留给丑国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
三十六台飞行器还能争去争取,如果是三万六千台,那不如趁早洗洗睡好了。
有了贝格尔的建议和修正,
原本这个由艾伦赶工提出来的方案,逐渐变得像模像样了起来。
大起大落之后的艾伦,看向贝格尔也是充满了感激。
贝格尔接着说道:“三十六个飞行器到达既定轨道之后,按照程序设置,开始拉柔性透镜进行分散展开,”
“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于轨道维持和指向精度的调节会更加方便一些。”
“轨道维持很简单,在统一的控制之下,整体的电推分配要比控制三十六个个体容易的多。”
“其次,虽然说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看上去要比一个又一个小透镜难以调整的多,”
“但实际上,太阳的光压自身就是一个调节器,当凸透镜材料展开之后,光压会自行把透镜调整到相对准确的角度。”
“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进一步微调。”
贝格尔拿出一张纸,然后轻轻吹了一口气:
“假如这张纸是柔性材料,吹出的这口气就是太阳喷发出来的能量,”
“实际上,这些能量、粒子流会主动的让这张柔性材料自主展开并帮它发生形变。”
说着,他拿起钢笔在纸张上扎了一个窟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确定一下我们要在哪里接受这些能量。”
艾伦感觉自己明白了贝格尔的构想,
或许也还不明白,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贝格尔对这个镜云计划还是赞同态度,这就足够了。
而贝格尔当然也不是一个傻子。
哪怕他知道在理论上镜云计划有可能抵消华夏可控核聚变带来的能源冲击,
但实际上华夏对于丑国的威胁,可控核聚变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他赞同艾伦并不意味这个镜云计划有多可行,单纯是卖一个人情,为推进自己的基础物理发展埋下伏笔。
单个工业品类的发展和追赶,其实都无关紧要。
无论是通信、飞行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
哪怕华夏有暂时领先,也丝毫不影响丑国科学院摆烂。
这倒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堕落,
而是因为他们清楚,华夏这些领先,都是在他们的物理体系之上建立起来的。
就像是种地。
最重要的不是果实和收获,而是脚下的这片沃土。
年复一年,收成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
但如果脚下这片地被弃之不用,那便只有荒草了。
所以,能够让丑国科学院惊慌失措的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华夏开始放弃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了。
只要华夏还在这片土地,那丑国就不存在真正的落后。
因为无论华夏生长的多么茂盛,果实总是会以种子的形式掉落在这片土地上,从而让他们轻而易举的摘果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