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傅友德的计划(2/2)
不过傅友德也不是省油的灯,一面用几人的生命作为威胁,声称若是不肯配合,直接就会被杀头,一面也是把军中的锦衣卫找来,让他们施加了手段,从其他被俘虏蜀军的口中,查清楚了几人的底细,包括在蜀国的家人情况。
都是情报机构,锦衣卫冒充璇玑卫那是半点破绽都没有,更何况因为叶白的“努力”,如今在锦衣卫的情报网络中,就包括了璇玑卫在武安郡的部分渠道和据点。
对于璇玑卫的了解,锦衣卫若说第二,估计没有哪个情报机构敢称第一了,冒充起来,更加没有什么难度。
自己的情况被“璇玑卫”完全掌握,就连本人也落入了秦军的手中,若是不答应,不光是自己要死,就连国内的家人估计也逃不过“璇玑卫”的刺杀,全部都要死。
协助秦军诈城这事,不管做不做,好像都要死,左右为难之下,这几名蜀军将校在短暂地纠结之后,突然发现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
帮,好歹暂时还能够活着,若是不帮,那就是须臾之间就要人头落地,早知如此,被伏击的时候,就应该拼死一战,何必苟活呢。
心中万分后悔的蜀军将校,不得不答应了与傅友德的合作,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这件事情不要泄露出去,只要不泄露,他们顶多只是战败被俘,不至于背上一个叛国的罪名。
对于这个要求,傅友德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他只需要几人配合自己诈城,并不想真的要了他们的命,本身也没有想要泄露消息的想法。
当然了,傅友德不会主动泄露消息,却也不会刻意地帮助他们隐瞒消息,到底会不会泄露出去,那就要看天意和几人的运气了。
反正只要辽平县的蜀军全军覆没,也就没有人知晓他们的叛国行径了,只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太容易,别忘了,蜀国的情报机构也同样不弱。
辽平县被蜀军占领的时间也不算短了,谁知道蜀国的情报机构到底在辽平县城中安插了多少眼线、探子,谁敢保证消息不会泄露出去。
大家都是聪明人,几名提出条件的蜀军将校也是心知肚明,知道想要完全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之所以提出这个条件,不过是为了寻求心安,说服自己罢了,也是担心秦军卸磨杀驴。
就这么的,傅友德率领2000秦军伪装成蜀军,借助战马快速行军,在天亮之前,就抵达了辽平县城北城门外。
城墙上的一支支火把和一个个火盆,提供了有限的照明,在城墙上执勤的蜀军士卒,很是轻易地就发现了大批士兵的靠近,当即就进入了警戒状态。
在傅友德的示意上,蜀军的领兵将领在几名“亲卫”的“贴身保护”下,走到了城墙下方,大声向着城头喊话。
辽平县的守军乃是六甲卫,与青龙卫并不是同一部队,可两支卫军在金林府并肩作战数月之久,彼此都很熟悉,尤其是牙将以上的将领们,至少都混了个脸熟。
火把一点,城头上的守军就看清楚了城墙下方的情况,军装和旗帜没有问题,至于外貌,黑灯瞎火的实在看不太清楚,只能看到打头的几个人而已。
夜间开启城门这种事情,向来都是大忌,一群小兵可没有资格决定,哪怕是负责城门防卫的校尉也没有资格,虽然他的确认出了领头的牙将,也不敢擅自开启城门,只能是让其稍安勿躁,他立刻汇报将军。
本已经睡下的辽平县守将,听说从大营来的运粮队伍已经到了,也是有些吃惊,因为从时间上计算,他们还需要1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够赶到,怎么会来得这么快。
心生疑惑之下,若非是城门校尉再三保证,来人的确是青龙卫的牙将,他都要以为是秦军诈城了。
顾不得多想,穿戴好甲胄,带上亲卫,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城头,亲眼看了看城下的牙将,心中也松了口气,的确是自己熟悉的人,这是不会错的。
虽然人没错,但这位蜀军守将依旧不敢大意,站在城头上大声询问对方为何来得如此之快,比起预计的时间,足足早了一天。
对于这个问题,傅友德早就有所考虑,也交代了蜀军牙将如何回答,就说是大营粮草严重不足,仅够三日所需,急需要粮草补充,计划必须要顺利进行,这才昼夜兼程而来,途中根本就顾不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