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抄家灭族(1/2)
邯郸,清水县。
这里有一个李员外,叫李奇堂。
李奇堂原是礼部尚书,后来张庭正主政时清除异己,他和当时的程范等人都被清除下台。
不过区别在于程范当时及时的调整尊严,亲赴张府请罪,最终得以告老还乡。
而李奇堂则没能急流勇退,最终被查出贪腐行贿等数罪,被革去官职,永不录用。
不过虽是如此,但所谓古语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李家在邯郸本就是大族,李奇堂更是为官几十载,门生故吏数不胜数,尽管其被革职回乡,却也无人胆敢小看。
清水县每三年换一任知县。
每任知县到任后的第一时间不是去县衙坐堂查看冤情,而是前往李府,自认门生,拜见李奇堂李老爷。
若是不这么做,那这知县,他们就当不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李家在清水县几乎就和土皇帝没什么区别。
仅仅是土地,李家在清水县就有四万多亩。
百姓多为其家中佃户。
李府之中私设公堂,百姓生杀予夺,皆在李家一念之间。
其子嗣平时欺男霸女的事更是从不少干。
甚至不久前还当街强抢民女,玩够了之后再卖入青楼,这般罪大恶极的行径都只能算是里面的九牛一毛。
民怨早已沸腾,只是无人敢管。
淮阴军在民间暗中查访,问起李府罪行,百姓如数家珍,可问及谁能出来指证,却无一人敢言。
“那就不指证了,直接抄家!”
一名淮阴军说道。
另一名淮阴军有些顾虑。
“那罪状……”
“有真的罪状自然最好,没有罪状咱们就直接造假!”
“那能行吗?”
“整吧,把火炮拉上来。”
“轰!”
伴随着一声炸响,李府的庄园大门被火炮炸的四分五裂。
潜藏好的淮阴军直接动身,包围李府,按照名单迅速开始抓人。
李奇堂待在家中,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淮阴军的行动太快,他在此之前完全没得到任何消息。
其实他并不是冥顽不灵宁死不肯交出土地。
只是因为多年的经历让他习惯的认为这次的政策也和往常一样,不会执行的那么彻底。
就算真的执行下来,朝堂中的各种扯皮,拖延,没两三个月的时间也根本不可能落实,因此李奇堂才迟迟没有下决定,而是一直观望。
没想到,淮阴军突然就动手了。
很快,非常突然!
家就没了。
忠心的老管家背着李奇堂快速藏进地下早就准备好的密道里。
李奇堂的儿子和孙子却因为在一起玩弄小妾,一时间没能抽身,结果被淮阴军双双抓住。
问及李奇堂在哪,二人十分嘴硬,宁死不肯出卖。
淮阴军一记钢鞭抽出,将李奇堂的儿子打的蛋裂。
其孙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直接跪倒在地,将密道位置一字不漏的说出。
很快,李奇堂和管家被抓捕归案。
李府的财产被全部查抄。
至于罪名,自然很快拷问出来。
同一时间,直隶的其他地区也进行着类似的抄家案件。
抄家对象有的是和李奇堂一样的退休高官。
也有的是现任在京城任职的官宦家庭。
还有的是勋贵家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