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问策帝王,有可言者,毋泛毋略(2/2)
徐桉背着布包,通过殿中尉的审查。
迈入千秋万岁殿,仰望帝陛之上的身影呢喃自语。
忆往昔,他只是并州辎重从卒中最为不起眼的存在,闻令奔赴平城协助粮草运转,打扫关外的战场。
曾经,他因《诰赠杨营户文》而潸然泪下。
曾经,他因《为大汉檄东胡文》而热血沸腾。
可他明白自己的归宿不是入阵杀敌,而是列于朝堂,行治世施政之事。
唯有如此,方可避免戍边军因朝事之争而受难,免去交战时被人断去粮草,没有支援,更没有禄秩的弊端。
“徐桉?”
殿宇左侧,顾雍低声说道。
“并州人。”
“年三十有六,算是大器晚成。”
荀彧微微颔首,回道:“今某查阅过其生平,父母死于鲜卑寇边,妻子死于难产,为了养活女儿受了不少苦难,陛下北伐平城之际,他还参军入伍运输辎重,清扫战场,并州学府建设,便行耕读事,后被阮瑀所看重!”
“苦难之人。”
“其心,必坚如铁。”
顾雍神情怜悯的叹了口气。
真不知需要多么强大内心,才能从苦难之家,登得庙堂之高。
“诸考生入座。”
巳时初,帝陛之下,常侍长喝。
随着话音落下,殿外鼓声擂动,号角长鸣。
此举,是为了传递各殿考生,入座参考等候考题颁布。
“刷。”
顷刻,各殿考生屈身入座。
从自己的包裹中取出墨条,常用毛笔,并以桌案上备下的清水,砚台开始研墨。
“请陛下提策。”
殿宇正中,骆俊作揖长拜道。
“武王伐纣,分天下于诸侯,治疆八百载。”
“秦王政扫六合,以郡县并天下于一统,二世而亡。”
“前汉有文景之盛世,亦有武帝之兵事,然生王莽之祸,经乱而立新汉,帝王数世,然百姓苦难,民生维艰。”
“时今,宪宗禅位,朕为帝,兴兵事,立新政。”
刘牧徘徊于帝陛之上,目光扫过殿下一众考生,最终眸子落在徐桉身上,沉声道:“问策,帝王之务,有可言者,毋泛毋略。”
话音落下。
满殿考生,无不是脸色煞白无比。
这道题,莫说是他们这些考生,恐怕殿中臣卿都不敢作答吧!
“陛下。”
“您可真会出题!”
左侧的荀彧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今日策论,以大商纣王;大周武王;大秦始皇;大汉文帝,景帝,武帝;佞臣王莽;新汉光武帝;宪宗孝烈帝为题。
问策刘牧未来的帝王政务,如何能安天下,定山河。
第一次大考,以《问策国之四政》为题。
第二次大考,以《问策帝王之务》为题。
先前还有人可答,毕竟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可今日之题,谁敢答?
答上来是不是有统御天下之才,帝王之姿?
若如此,岂不是令天下忌惮,群臣抨击,连镇国府的将卒都视其为奸佞不臣,致令其策为亡己身之祸。
荀彧胆寒之余。
顾雍,沮授,羊衜等人何尝不是战战兢兢。
莫说是文官如此,就连右侧的荀攸,贾诩,程昱,郭嘉,徐庶等人都冷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