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威凤赋之李世民 > 第176章 釜底抽薪

第176章 釜底抽薪(1/2)

目录

当王世充麾下的郑州司兵沈悦得知洛阳城已经被唐军重重包围,但却并未遭到猛烈攻击时,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之情。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王世充的势力已经逐渐衰落,败局已定。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觉得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他秘密派遣使者前往唐营,向驻守在离虎牢关不远的轘辕李世绩请求投降。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李世民那里,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李世民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左卫将军王君廓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然出发,直扑虎牢。

夜幕笼罩下,王君廓带领着士兵们迅速而又悄无声息地逼近虎牢。与此同时,早已与唐军达成默契的沈悦也在城内做好了接应的准备。当唐军抵达城下时,沈悦按照事先约定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之下,唐军顺利地攻入城中。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唐军凭借着卓越的战术指挥和出色的作战能力,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他们成功地击溃了敌军防线,顺利攻占了虎牢这座坚不可摧的要塞。与此同时,郑国的荆王王行本及其长史戴胄也未能逃脱唐军的手掌心,双双沦为阶下囚。

当夜幕悄然降临,大地陷入一片静谧之时,唐军中军大帐内却依旧灯火通明。李世民端坐在书房里,神情专注地凝视着眼前那份刚刚送达的战报。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眸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连日来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此刻终于得以稍稍松弛下来。

李世民心里非常清楚,此次能够顺利夺取虎牢对于整场战局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知道,这虎牢关地势险要,南依高山,北临滔滔黄河,四周山岭交错纵横,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如今,只要唐军能够牢牢守住这座雄关,那么窦建德率领的那十万大军若想从此处通过去支援王世充,必将面临重重险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这样一来,唐军在这场战争中就能够占据极大的主动权。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他们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从容应对各种挑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必然会朝着越来越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禁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了一抹久违的笑容。

窦建德当真是雷厉风行,一声令下便让其麾下大将范愿镇守曹州要地,接着调动刚接收的孟海公和徐圆朗二人手中的全部兵马,气势汹汹地向着西边的洛阳疾驰而去,意图援救困守城中的王世充。这支大军一路西行,很快就抵达了滑州城前。此时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早已得到消息,当机立断下令大开城门迎接窦建德等人进城。

窦建德的军队稍作休整后继续西进,一路上可谓是势如破竹。先是攻陷了管州,守城的刺史郭士安虽拼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最终惨死于乱军之中。紧接着,窦建德又挥师攻克了荥阳、阳翟等县城,所过之处犹如狂风扫落叶一般。这还不算完,他充分利用水路之便,以船只运送粮草,沿黄河逆流而上,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补给。

与此同时,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也没闲着,派出自己手下得力战将郭士衡率领数千精锐骑兵前来与窦建德会师。两军汇合一处,声势愈发浩大,粗略一算竟达十几万之众。对外宣称则更是惊人,号称拥兵三十万!如此庞大的军力集结于成皋东原,并在此处安营扎寨。不仅如此,窦建德还派人在板渚大兴土木,修筑起一座豪华宫殿,作为临时指挥所。同时不断派遣使者与城内的王世充互通消息,商讨作战方略。

眼看着窦建德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大军正步步逼近,其气势犹如泰山压顶一般,令人胆寒。而唐军这边呢,则陷入了一片人心惶惶之中。众多将士们眼看着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敌军,心中不由自主地打起了退堂鼓。他们暗自思忖着,敌军如此强大,自己一方目前的这点兵力怎么可能抵挡住对方那凌厉无比的攻势啊!

听到窦建德的大军将要抵达,李世民眉头紧锁,他心里明白,如果不能尽快稳定住军心,那么接下来所面临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想到此处,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迅速召集诸位将领齐聚营帐,共同商讨应对当前危机的策略。

不多时,众将就已全部到齐。然而,出乎李世民意料的是,这些平日里勇猛无畏的将军们竟然一个个面露怯色,纷纷开口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暂避其锋芒。听到这样的话语,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他那双原本锐利的眼眸此刻更是寒光四射。只见他冷冷地扫视了众人一圈后,用低沉却又充满威严的声音冷声说道:“难道就只有逃避这一条路可走吗?你们谁还有其他更好的意见?”一时间,整个营帐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世民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形威压给镇住了。

郭孝恪看到其他人都不敢吱声,他就鼓起勇气稳步上前,双手抱拳,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礼后说道:“启禀秦王殿下,依末将之见,王世充如今已然走到了穷途末路,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我军的阶下囚。而窦建德此番长途跋涉前来营救王世充,实乃逆天而行,此乃天意欲让郑、夏两国双双覆灭啊!当下之计,我们理应借助虎牢关地势险要之势,全力抵御窦建德大军。同时密切观察敌军动向,伺机而动,如此一来,必定能够大破敌军!遥想昔日于瓦岗寨之时,我等与洛阳城仅一步之遥,可惜最终功亏一篑。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上天再次眷顾我等,赐予这般难得之机,我等怎能错失呢?”

李世民静静地听完郭孝恪所言,原本紧绷着的面庞渐渐松弛下来,那严肃的线条亦随之变得柔和许多。只见他微微颔首,表示对郭孝恪这番见解的赞许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