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老弱妇孺中隐藏的刺客?(2/2)
又过了两天时间,来到安置区最早的一批老弱妇孺已经到了五天。
一般能撑到现在的人,哪怕看上去是皮包骨,也都是已经经历过数次筛选,生命非常顽强。
虽然五天时间,每天都只是提供三碗菜粥,却也已经让很多老弱妇孺身体恢复了不少,能够正常劳作一些活计。
下午的时候,常建新把五千五百张三色雨布,以及另一批七万斤左右旧衣物旧毛毯给刘绍送了过来。
刘绍立刻命人从军营拉去老弱妇孺安置区域。
另值得一提的是。
当初常建新告诫刘绍,羯族人故意驱赶来的这些老弱妇孺之中,很可能有羯族人故意感染的瘟疫在里面,所有出现生病症状的,或者身上有伤口的,分开隔离安置。
还真在里面发现了一些生病的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像是某一种瘟疫。
好在及时隔离,而且古代时空这边,由于战乱,荒野到处都有尸首,能活到现在的人,很多都经历过一两轮瘟疫的淘汰,身体里有一定的抗性。
同时常建新从现代时空提供的药物之中有青霉素,而青霉素能治疗古代时空这边大部分疫病。
其实羯族人想借汉人老弱妇孺传进唐军大营的瘟疫,属于鼠疫的一种,正好青霉素可以治疗。
那些表现出像是瘟疫症状的老弱妇孺,使用青霉素治疗以后,绝大部分都有明显好转。
总之,在好的措施下,无论是老弱妇孺安置区域,还是唐军大营,都没有出现规模性传染疫病的趋势,一切都井然有序。
三色雨布送到以后,建康的老弱妇孺自己动手。
那些身上有病症,或者身上有伤的老弱妇孺,则是调遣了一些唐军士兵过去帮忙,很快也搭建好了可以住人的帐篷。
不得不说帐篷搭建得及时,刚搭好的第二天,天空便下了一场大雨。
……
洛阳城门楼上。
这几天,石虎每天都亲自登上城门楼,遥望城外唐军大营。
由于老弱妇孺安置区还在唐军大营后面几百米,石虎不可能用眼睛看得见,石虎能看见的只有唐军大营而已。
石虎想要通过观察,估测一下唐军大营内是否出现大规模感染疫病的情况。
虽然唐军大营附近,以及汉人老弱妇孺安置区附近有大量唐军骑兵游弋,羯族在城外的探子很难靠近,直接看到唐军大营里面,以及汉人老弱妇孺安置区里面的详细情况。
但是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疫病传染,肯定有迹象。
甚至石虎在洛阳城门楼遥望都不难直接看出来。
比如出现大量唐军士兵慌乱奔跑的轮廓,比如唐军大营内突然熬煮大量药材,有药味被风吹向洛阳城,站在城门楼上可以闻到那种药味。
自从得知唐军选择收拢那些汉人老弱妇孺,石虎大喜的同时便一直在期待。
可惜都六七天时间过去了,唐军大营既没有看到慌乱的迹象,也没有闻到有大量熬煮药材的气味吹过来,能闻到的顶多是吃饭时间,唐军大营内飘过来的饭香肉香。
又观察了两天,还是没有看到唐军大营内出现什么慌乱的迹象,以及大量熬煮药材的迹象,石虎不禁愤怒得满脸铁青。
他知道自己的第一个算计,大概率失效了。
好在他还有第二个算计!
……
这天,常建新把一批粮食给刘绍送过来。
“主粮我还是十天送一次,因为多了五万四千多老弱妇孺需要吃,按照五万五千人计算,按照每人每天吃八两计算,这一批我给你多送了四十四万斤。”
唐军士兵的主粮是每人每天一斤半的量,老弱妇孺们自然不可能也按照一斤半的量,一斤其实都算多的了。
毕竟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老汉老妇,还是年龄还小的孩子,都不可能有成年壮汉那么大的胃口。
接收完这批粮食,刘绍突然说打算亲自去老弱妇孺安置区域看一看。
常建新也有些兴致。
先前那么多天,顾及到那些老弱妇孺之中可能被故意混有感染疫病的人,为了刘绍自身的安全着想,他但凡有这种念头,张信与一众将官都会来劝谏。
刘绍自己也很犹豫。
现在疫病基本上排除了,而且刘绍只打算去那些原本就没有疫病概率的建康区域看看。
那些原本便被筛选出来的生病的老弱妇孺区域,哪怕老弱妇孺病症已经明显大好,也不会过去冒险。
这一次,张信等人没有再劝谏,甚至张信与一些人还跟着刘绍一起去视察。
常建新也跨着时空,跟着刘绍的视角一起。
五万四千多老弱妇孺安置区域,里面一个个木头搭的架子,外面覆盖三色雨布的大帐篷。
与此同时,有两千唐军步卒士兵在里面驻扎,外面还时刻有三千唐军骑兵游弋巡视。
保护这些汉人老弱妇孺安全之余,也是防止里面有羯族人安插的细作,防止细作把关于老弱妇孺安置区域内的情报送出去。
安置区域内的老弱妇孺看到刘绍等一大群明显是大人物的唐军将官过来视察,而且附近唐军士兵全部都看着中间的刘绍面带崇敬。
大量老弱妇孺纷纷参拜叩谢。
所有人看上去都真诚无比。
绝大部分人倒不至于有假,毕竟被唐军收拢安置以前,他们身无寸缕,饥肠辘辘,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濒临死境,犹如行尸走肉。
唐军给了他们活命的机会,而且这段时间在唐军的安置下,每天都给他们三顿几乎敞开了吃的香甜菜粥,粥里面还放有明显的盐分。
盐在他们的认知里,可是比粮食还要金贵十倍百倍。
唐军不仅舍得分粮食给他们吃,还舍得分盐给他们吃。
哪怕曾经幻想天下盛世,他们都不敢幻想每天三顿几乎敞开了吃的这种粥食。
“朝廷南渡至今已有十数年,百姓无不盼望王师北上驱逐胡人,让天下恢复安定,百姓能安心耕种就食,却不想一等就是十数年。如今建立唐国,去年才立国,今年大军便来征讨胡人,实乃天下之服,百姓之服,大唐之兵才是真正的王师呀。”
一名看年纪便是经历过全程八王之乱是五胡肆虐战乱的老者颤颤巍巍的站出来,对刘绍说出这番话道。
自西晋王朝被胡人攻灭,有能力的世家门阀都逃往南方躲避战乱。
靠近南方的普通百姓也可以逃往南方躲避战乱。
但类似他们这些距离北方较远的普通百姓,却是想跑都无能为力。
一则,不知道路,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能力跑。
二则,胡人要奴役他们,不可能让他们逃跑,胡人骑兵往往封锁所有能逃到南方的道路,胆敢出现在那些可以逃到南方的道路上,无不被胡人骑兵无情砍杀。
这十几年来,北方百姓在胡人的轮番掳劫统治下,过得实在太惨太苦了。
此次大唐军队对他们的收容安置,分给他们这么好的吃食,就犹如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他们枯寂的心灵,可谓实实在在的大恩大德。
“我观大唐才是天命所在,南方那朝廷,已是天命不在。”
附近的大量老弱妇孺,纷纷认同这名老者的话,跟着一番歌功颂德。
这一幕让刘绍脸上充满了笑容。
因为看在刘绍眼里,这便是民心所向,百姓认同大唐,民心在大唐,天命便在大唐。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大唐立国,不仅向天地立誓驱逐胡人,还批判司马晋室得国不正,正是司马晋室之罪孽才使天下承受这般黑暗。
还有大量大唐的斥候,尽可能把批判司马晋室的檄文传向天下各处。
然而,司马晋室朝廷,各世家门阀,以及各胡人势力的上层,他们知道大唐所传檄文的详细内容,可是普通百姓知道的却很少。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个时代本就消息闭塞,又处于当前这样的黑暗乱世之中。
有时候一连走路数百里,都未必能看到一个其他同样的普通百姓,没有信息交流,知道的百姓便是知道,不知道的便不知道,不似那种势力有专门的情报传导。
甚至五万四千多老弱妇孺之中,也就不到一成的数量,听说过并州晋阳城有人称帝,建立了一个大唐,仅此而已。
知道大唐立国的普通百姓比例都不多,更别说知道当初大唐立国所传檄文的具体内容了。
这段时间,得到唐军收拢,得到唐军分的吃食,吃饱了肚子,有力气说话了。
唐军士兵自称自己的大唐的将士,加上普通百姓里面那些听说过大唐建国的事情,并州晋阳有汉人称帝建立了一个大唐,这件事情才传遍整个安置区域,让所有老弱妇孺都知晓。
现在唐军在这些汉人老弱妇孺眼里,即是汉人自己的军队,还已经在诸胡环伺下建了国,还主动攻伐胡人,杀到了昔日东汉王朝、曹魏王朝、西晋王朝,一连近四百年的三朝都城洛阳。
他们不仅在唐军身上得到了活命的希望,还看到了驱逐胡人,扫平天下的希望。
怎么会不民心所向,认为天命在大唐?
现代时空,常建新借助刘绍的视角,仔细观察这些汉人老弱妇孺。
正当刘绍满心暖意,激动澎湃的时候,常建新的一句话隔着时空传入刘绍耳中:
“你说这些汉人老弱妇孺里面藏有多少羯族人安插的刺客?又是藏在老者还是孩童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