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161章 初次锻造

第161章 初次锻造(2/2)

目录

……

不知不觉,星期六和星期日已经在岛上生活快一百天了。

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充足的食物、均衡的营养搭配、足够的睡眠时间加上运动量,使两名土著宛若脱胎换骨,都变了样儿。

他们的个子高了,皮肤白了,身体上也出现了明显的肌肉线条。

可能是经受知识熏陶,被驯化的二人脸上已看不出多少属于食人土著的凶戾之气,反而与华夏儿女越来越像,面相中隐约透出一种坚韧且和善的气质。

……

长达九十多天的相处与教育已经使两人学会了大多数汉语词汇。

不仅如此,他们学会书写的文字也在稳步增长。

陈舟常与两人一起吃饭,干活歇息时,他偶尔会询问两人一些问题,或是给二人讲一些华夏传统神话故事。

比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

两名土著虽明白了庄稼是自己从地里长出来的,羊是被母羊下出来的,对自然规律有了初步浅显的了解,却未产生“世上无神”的念头。

他们对陈舟所讲述的故事内容深信不疑。

毕竟华夏文化的历史实在太过久远厚重,神话体系比他们从前信奉的原始神丰富得多。

而神话故事的详细程度,便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神明形象的重要支柱。

……

说教是有瘾的。

日渐适应“老师”这个身份,陈舟给两名土著讲故事讲到最后,总会剖析故事所表达的精神,将神话故事的精髓嚼碎了喂给星期六和星期日。

盘古开天地所传递的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精神,死后化为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奉献精神;

鲧禹治水所传递的与自然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

包括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故事,都在为两名土著灌输着人定胜天,坚韧不拔,一心为公的观念。

陈舟不知道这些故事能对两名土著造成多大影响。

他只是很欣慰,在孤独的挑战过程中,能有两个越来越符合他思想观念的,与故乡之人相似的帮手陪伴。

……

长久相处自会产生一种无需赘述的默契。

陈舟几句简单的指示便能使两名土著领悟工作要领,他们聚精会神地观察着陈舟的一举一动,添炭鼓风。

炉膛内的温度节节攀升。

屋外下着雨,屋内无比炎热。

开始尝试锻打前,陈舟脱去了外套,挽起衬衫的袖子,拿起了铁钳。

第一次锻造,他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

无需锻打出一个合格的成品,只要能顺利改变铁块的外形,并完成淬火就算成功。

……

风箱抽取着空气,不断喷吐到燃烧区旁的换热区内,经过初步加热,又涌入炉膛内。

炭火的温度越来越高,颜色明亮的仿佛一个小太阳。

陈舟的额头上已经淌下了汗珠,他观察着火焰的色彩,估算着温度,双目已被炽热的火光填满。

估摸着时机差不多了,他用钳子固定住铁块,放入炉膛开始加热。

……

“快一点!”

“太快了,慢一些。”

汗水在高温中蒸腾,工作中的锻炉宛若一头露出獠牙的野兽,尽情展示着它的凶悍与威能。

陈舟不时指挥压风箱的星期日,让他控制好火力。

添炭的星期六也没闲着,他必须得不断将大块木炭砸成小块,填进燃烧区。

……

在火舌不断的舔舐下,金属块变得通红,这表示它已经准备好进入下一阶段——锻打。

短小的钳子此时暴露了弊端,陈舟费了不小的劲才在烈焰中取出金属块,并把它放到了由整块岩石制造的“临时铁砧”上。

铁块持续散发的热浪扭曲了周围的空气,相距最近,陈舟能感受到它的炙热与危险。

长吐一口气。

有点担心自己在工作中受伤,一只手紧紧攥住钳子,夹住金属块,另一只手抄起铁锤,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陈舟敲下了第一锤。

长久的劳动使得他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得到了十足的增长。

别看是第一次锻打,但陈舟这一锤落得又准又重,砸得金属块表面出现了淡淡的凹痕。

默默在心中鼓励自己,提醒自己注意安全的同时也要放松心态,陈舟砸下了第二锤。

……

肌肉记忆渐渐形成,虽然手中的锤子并非专业的铁匠锤,架不住陈舟手稳劲儿大。

一层层碎屑状的氧化皮不断从铁块上剥离,同时它那鲜红的色彩也在迅速变得黯淡,这预示着它的温度正在下降。

在铁块完全变黑之前,陈舟又将其放回了锻炉。

加炭、压风箱、升温,同样的步骤重复一次又一次。

金属块软化,接受锻打,逐渐变得扁平,像一匹难以驯化的烈马,在铁锤的鞭笞下蜕变成名驹。

……

当然,虽说陈舟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他的锤子挥舞得又快又有力,不亚于那些老铁匠。

但他在锻造这门深奥复杂的技艺中毕竟只是个门外汉。

没有经验和技巧的加持,就算他把锤子抡出来,这个铁块也不会顺利地变成他所期望的形状。

……

漫长的初次锻造持续了整整两个多小时。

身强力壮的陈舟在此过程中喝了不下四斤水。

肌肉的疲惫倒不要紧,主要是高温和封闭的空间使他感到难受,仿佛放在炉中锻打的不是铁块,而是他自己。

不用照镜子,陈舟都知道自己的脸一定已经被烤得通红。

两名土著比他还惨。

负责添炭的星期六小脸黢黑,上面挂满汗珠冲出来的条纹。

压风箱的星期日也累得筋疲力尽,平时哪怕从早到晚干一天农活,他的脸上也从未显现此刻的疲态。

当陈舟简单地淬过火,宣布今日工作结束的那一刻,两人脸上同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

开始锻造前,被超时空切割过的铁块至少还有个规矩的模样。

陈舟完成锻造后,它已变成了一块遍布锤痕,凹凸不平的铁板。

其实在锻打过程中,陈舟是有一个大致目标的——

他想效仿著名的章丘铁锅,手工锻打出一个能用于炒菜炖菜的大锅出来。

此刻,看着丢在地上的“奇形怪状大铁锅”,陈舟相信他的脸比锅底还黑。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巨大的差距。

锻造终究与木工不同,绝非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人能快速上手。

金属的改造也远不像木块的雕琢那般简单。

再加上工具不足、铁锤不趁手、没有合适的铁砧、钳子过短等等因素,陈舟的失败并不稀奇。

……

早有心理准备,对于初次锻造的失败,陈舟并未感到气馁。

一边喝着水,他一边总结着此次失败带给他的经验与教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的初步目标应该从铁锅这种高难度器具转移为铁锤、长柄铁钳等实用且简单的工具上。

锻造这些工具不仅能提高我的技术,还能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

“除工具外,我还得想办法弄个合格的铁砧……”

想着,陈舟摸了摸只使用了一次的“临时石砧”。

这块呈青灰色的巨石硬度不在铁块之下,但韧性极差,且不耐高温。

经过一番锻打,石块被切割得平坦光滑的表面已经碎成了蜘蛛网,到处都是破裂的凹坑和裂纹。

可以说,它基本就是个一次性用品。

而且就算作为一次性用品,它也不合格。

锻打过程中从石面上飞溅剥离出去的碎石块给锻打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它们一旦嵌入铁块,就会为铁块的结构强度埋下隐患,从而影响成品铁器的耐用性。

……

只是铁锤的锤头毕竟体积小,造型简单,锻造难度不算太高。

而铁砧作为一件体积相对庞大且沉重的器具,又具有较为复杂的外形,对硬度也有较高的要求。

即使能锻打出一个大致的造型,为了强化铁砧的功能和实用性,还要修平砧面,或是在砧鼻处钻孔,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事。

在没有整套工具的情况下,让陈舟强行锻打出一个铁砧着实太难为他了。

若说尝试用铁汁浇铸,或许还有几分成功的可能性。

当然,比起这些需要自己付出脑力体力和时间的获取方法,依靠神秘奖励似乎更简单方便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