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改革对象(2/2)
于是,吴前进借机构改革和领导班子调整之机,以“技术方向错误,导致资源浪费”为由,将张华降为了普通技术员。
张华满心委屈,却也无力改变现状,经常借酒消愁。
像刘文进、张华这样被调整下来的领导干部,还有很多。
当然,有调整下来的,就有调整上去的。
别的不说,一个吴前进的远房亲戚吴大志成了采煤区的新区长,一个和吴前进关系不错,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矿务局副局长的孩子关喜,成了新的技术科科长,矿工会维权部干事兼工会会计刘爱香,成了矿财务科副科长,就连洗煤厂女工林晓燕,也成了行办室干事。
这些被调整下来的的领导干部,都是山南矿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离去,让许多干部职工们感到心寒。
而那些被调整上去的领导干部,几乎没有几个人认可,毫无威信可言,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反而严重败坏了企业风气。
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对吴前进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但在他的权威之下,只能敢怒不敢言,担心自己也成了他的“改革对象”。
第一阶段的机构改革完成后,整个山南矿的气氛很是压抑,干部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极大打击,曾经充满活力的煤矿,很快变得死气沉沉。
为了妥善安置因机构改革而调整下来的领导干部,吴前进还专门成立了老干部科。
老干部科的设立,名义上是为这些曾经为煤矿发展做出贡献的干部们提供一个过渡平台,让他们能够继续发挥余热,同时也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然而,老干部科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人对这个科室的必要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些领导干部既然已经不再担任重要职务,无需专门设立科室来安置。
但吴前进深知,这些领导干部在煤矿工作多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有相当的人脉,他们的能量不容忽视,必须要千方百计先稳住他们,少给自己找事。于是,力排众议,坚持成立了老干部科。
老干部科的办公室设在工人村俱乐部办公楼的一层,美其名曰是为了方便老干部出行和下班回家,免受厂里场外奔波之苦。
老干部科配备了齐全的办公设施,还专门设置了会议室、活动室等,为老干部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活动环境。
对于老干部科科长和副科长的人选,吴前进想了好久,终于下定决心,确定了两个人:一个是张心远,一个是余良。
对于这两个人,吴前进始终心有余悸。因为这俩人不仅是王东升的死党,而且俩人的办公室还都在自己办公室旁边,自己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俩人很容易第一时间知晓,害得自己整天提心吊胆。
如果把这俩人弄到老干部科,就去除了自己的眼中钉,排除了自己身边的定时炸弹,那自己就安心多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吴前进心中狠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