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十二章 契丹部族难为继

第十二章 契丹部族难为继(2/2)

目录

辛弃疾、贾瑞、李铁枪等人更是跟随刘淮南下,在两淮舍生忘死作战。

别管耿京是否有政治上的考量,天平军的付出难道就是假的吗?

可耶律兴哥同样也是从早就与刘淮并肩作战的战友,当日蒙山之时,他就已经听从刘淮的命令作战了,后来的解围莒州的大战,还有正面击溃武兴军的沂水之战,他都都有参加。

就算他有部族牵扯,没有跟随刘淮南下,却还是派遣了副将萧盆奴为刘淮的亲卫。

这难道就不是天大的情分吗?

可偏偏这两个人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属于上下级关系中最为复杂的‘外样’,这就让刘淮无法直接插手了。

稍不留神,同时恶了两方也不是不可能。

思量了片刻,刘淮还是将事情摆在了明面上:“耶律二郎,这件事情实在是过于犯忌讳,但我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们部族去死,你看这样如何,我先发信给耿节度,让他给你们多发一些粮食。

若是耿节度真的不愿意给粮,或者确实有困难,你们契丹部族迁来山东东路,名义上来当我的客军,如何?到时候我分划出一片地方来,你们先种苜蓿来养牛羊,发挥自己饲养牲畜的本事,之后我再以节度府的名义来聘用你们伺候战马,并且用粮食换牛羊,如何?”

耶律兴哥也知道他的要求有些为难人了,但此时听闻刘淮有一些完整的谋划,也是松了一口气:“刘大郎,俺知道这事确实麻烦,可若不是俺们真的走投无路,俺也不会来麻烦你。”

刘淮笑着说道:“二郎言重了,不说过去并肩作战之谊,现在金贼尚在,若不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咱们迟早被金贼各自攻破。所谓同舟共济,不外乎于此了。”

耶律兴哥也彻底放松下来,与刘淮吃完一顿便饭之后,就带着书信回去了。

这一走,耶律兴哥就渺无音讯了。

刘淮只当是事情已经解决,随后就继续巡视各地,不断罢免或者升任官吏,同时将文书发往各地,让官吏准备应对接下来的秋收。

时间飞速向前,到了这个时候,随着田野里粟米与豆子逐渐变得黄腾腾,整个天下也渐渐变得安稳起来。

这倒不是各路诸侯变得温文尔雅,而是秋收实在是农业社会的头等大事,容不得任何马虎。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般的平静罢了。

经历了完颜亮这好几年的折腾,无论宋金都是元气大伤,所有人都在准备靠这次秋收来缓过一口气。

秋收之后,有粮的就要组织兵马扩张,而没粮的就要想办法抢粮了,立即就要起兵戈了。

时间进入了八月,天气终于从之前的酷热中解脱出来,渐渐变得凉爽起来。

所谓秋高气爽,就是指这个时节。

山东谷子成熟,正是开镰之时,而刘淮也终于巡查完了地方,回到了沂州,为医学院落成而剪彩。

杨倓站在高台上,看着面前那一排青砖大瓦房,心中的骄傲油然而生。

这可是他参与建造的,一想到之后会有无数医者从其中学成走出,杨倓就激动的浑身发抖。

如此一来,桃李满天下就不是梦了。

刘淮目送了新招募的百余青年走进了各个院落,刚想要对身侧的李通勉励几句,只见梁肃匆匆赶来,凑近之后低声说道:“都统郎君,有逃民抵达,想要求得庇护。”

如今山东东路算是一方净土,义军战斗力强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着重发展民生的势力在北地还是比较少见的。

也因此,逃难而来的难民们几乎是络绎不绝,而山东元帅府也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来安置这些人。

但如今见到梁肃的模样,刘淮知道事情可能不寻常,将其带到角落询问:“怎么回事,难道是来人太多了吗?”

梁肃摇头:“不是太多,而是从费县以西逃难而来的。”

刘淮点了点头,刚想要说什么,却又立即有些愣住:“你说什么?费县?费县以西不是兖州吗?难道天平军出了岔子?”

梁肃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的确是出了岔子,却不是都统郎君所想的那种岔子,唉,我也说不清楚,都统郎君去费县一看便知。”

“那事不宜迟。”刘淮对着李通说道:“李先生且先去飞虎军营中做些准备。”

李通原本一直看着梁肃,他还以为是这厮是因为他主持医学院的落成而生了嫉妒,故意来搅合。但此时听到刘淮如此说,李通也是一愣,不由得低声询问:“大郎君难道觉得事有蹊跷?”

刘淮郑重摇头:“我只是有些不好的预感……天平军可千万别出乱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