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出油了(2/2)
还是养足精神,翌日再战吧!
第三天傍晚,钻头终于突破了300米的深度。
几乎所有人都围在钻井附近,期待见证奇迹的发生。
哒哒哒——
钻头在继续下探。
噗——
突然,一股黑色的液体从钻杆中喷涌而出,溅了众人一身。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都疯了一样大叫起来。
“出油了!出油了!”
李院士也兴奋地手舞足蹈,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夏国的未来——工厂的烟囱冒着白烟,路上跑着各式各样的汽车,天空中飞着大飞机。
周博抹了把脸上的油污,看着喷涌而出的原油,也咧嘴笑了起来。
远处,一轮红日耀目,照亮这片沉睡的荒原。
从今天起,这里将不再是一片荒芜,而是一个新的希望之地。
兴奋之后,李院士颤抖着声音喊道:“快,给首都打电话!”
“我们在萨尔图发现特大油田!”
两天后,龙江发现特大油田的消息登上了夏国日报的头版头条。
萨尔图也改名为大庆!
举国一片欢庆,尤其工业界更是极大振奋。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但一直以来,夏国无论原油还是成品油,都依赖进口。
如果不能解决石油问题,工业发展必将受制于人!
现在,有了大庆油田,夏国一举甩掉了贫油的帽子,未来发展就有充足的底气。
这时,很多人也意识到,一五计划2000万原油的目标,原来并非好高骛远。
最高层早已胸有成竹,一切都在谋划之中。
我们在下一盘大棋!
五天后,下大棋的周博离开了李院士的勘探队。
走之前,将电视机,电池,午餐肉的物资全部留给勘探队。
虽然离开了大庆,但周博没有离开龙江省,他来到了省会哈城。
大庆油田确定后,另一个大型项目也要随之落地。
夏国第一座巨型石油化工厂!
目前,夏国的石油炼化能力只能用可怜来形容。
全国炼化能力不到50万吨\/年!
后世,夏国的大型炼化厂产能动辄都是千万吨级的,50万吨,连个零头都不到。
不仅产量低,技术还差,基本以炼油为主,塑料、乙烯等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几乎为零。
事实上,沪江生产半导体收音机,手机等产品所用的塑料,几乎就消耗掉了全国的产量。
冲这个,周博也得抓紧把化工厂搞出来。
石油化工产业中,生产汽油柴油的炼油厂和生产塑料的化工厂实际是同一类工厂。
它们都是石油炼化一部分,但在生产流程和设备上有所区别。
理想情况下,肯定是同时生产燃料和化工原料,这也是后世大型化工厂的生产方式。
被称为石油炼化一体化工厂。
不过,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大部分工厂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只能有所侧重。
而周博要搞的当然是高大上的那种,综合性的一体化工厂。
设计目标也是千万吨级的。
毕竟,大庆的巅峰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要接住这么大的量,必须是大型的一体化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