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文莱国的情况(2/2)
但离文莱城较远的地区,比如沙捞越,沙巴这些地方,文莱的管控力就很差,部落人员因为贵族的横征暴敛,起义此起彼伏,而且沿海湿地众多,地形复杂,海盗土匪也众多。
在文莱城看到的士兵,武器配备也多以冷兵器为主,看来实际战斗力不强。
三个安保队员其实也就是转了一圈,得到的讯息并不比从林树贤那里打听到的多多少,只是有了一些直观的印象。
文莱城很热闹,华人也多,但不算大,内城有城墙,外城则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没有什么防御力。
海边船厂有好几个,航运应该是很发达,这里很多岛屿,都要依靠船只来通行,文莱城也是附近的贸易中心,那些小岛的物产要售出,都要运到文莱城卖给华人或者欧洲人。
而文莱城依靠附近平原出产的粮食,又对附近的岛屿形成了一定的控制力。
张大强在零散的信息中整理出一个印象,文莱国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的一个封建制国家,皇权不下乡的体制下,其实对偏远地区山区掌控力其实很差的。
欧洲殖民者无意让文莱国强大,肯定是不会将先进的火器销售到文莱国手中。而且附近的势力也相对单纯,西班牙在吕宋岛殖民,但是作为一个小国无力再向婆罗洲伸手,还有荷兰人和英国人,正在想分食婆罗洲。
虽然对婆罗洲未来的发展,“丰南号”并没有这方面的历史知识,但毕竟从后世穿越来的人,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
无论远在南海彼岸的沈云峰,还是身临其境的张大强都得出一个结论,在婆罗洲发展美里基地的空窗期并不太长了。
这时候,张大强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但是需要等待去沙捞越国的安保队员们回来的讯息作为佐证,来完善自己的判断。
对于林家的加入,张大强表示十分欢迎,至于是部分加入,张大强也不以为意。
从生意人的角度考虑,只要符合利益,都合理。双赢才是最好的局面,林家加入部分人来了解情况说明林家人十分理智。
现代人更适合和理智的人打交道,并不喜欢和坚持古板的原则的人打交道。
首先,林家的五个人工钱按照海外驻扎的安保队员的工资水平实行,只不过,他们拿到手的是白银,不是“代银券”。
然后,这五个人可以在基地的食堂用餐,该给的福利都给。
五个入职的林家人,两个人安排去指导伐木,分拣造船的木料。
一个加入到与土人沟通的后勤队伍里,毕竟,他们生活在婆罗洲这么多年,和土人沟通起来相对要顺畅许多。
林树贤和侄儿林觉新则负责继续勘探地形,选择造船厂的位置。虽然林树贤指出在海边有一块深水区,但是张大强还是希望能将船厂尽可能开设在美里河岸边。
因为沿海岸的航运密度很大,将船厂设在岸边不具备隐蔽性,张大强还是期望能够悄悄的建设,防止在还没成型前就被人注意到。
水深是船厂选址的重点,所以,勘探工作还是需要极其细致的,不仅仅船坞还有船只的进出通道,都很重要。
这个任务就交给林树贤和林觉新了,他们要不断撑船在美里河上勘探深度进行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