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381章 秦王(三)

第381章 秦王(三)(1/2)

目录

第381章秦王(三)

蜀军主帅王宗侃给蜀帝王建的奏报上,详细说明了凤翔城下的情况如何危急,以及梁朝宋王萧砚亲率的近万猛骑有多么精悍,更毫不掩饰的表明了岐梁可能已达成合作的担忧等等。

王宗侃的目的当然只有一个,那便是不再贪心凤翔,而当及时让大军回师。

但王宗侃显然并没有弄清一件事,不止是他,包括岐国绝大多数人在内,整个凤翔内外几十万军民亦都混淆了这件事。

那便是理当随同定霸都一并现身凤翔的萧砚,当下并不在凤翔,而是还远在渭河中段的武功一线。

这并不怪包括王宗侃在内的所有人都如此认定,彼时定霸都现身,那叫一个气势汹汹,中军虽未摆设仪仗,但那几十个如狼似虎的将校环一面“萧”字旗而立,居然令行禁止。

不管怎么看,分明也只有那萧砚亲至,才能约束得了这种不可一世乃至跋扈的将校才对。

这便是他们情报缺失的原因所在了。

萧砚彼时在洛阳应天门对禁军说的那番话,半点没有虚假。只要由他治军,虽领赏足丰,但向来军纪甚严、军法甚重,军中将卒不管是大错小过,萧砚都从无纵容姑息处。

这是昔日在河北及草原作战时萧砚就立下的规矩,彼时尚有不少刺头,自是被萧砚亲自收拾的服服帖帖。论个人武力,萧砚可冠全军,论威望与号召力,整个河北乃至辽东、漠北,萧砚动辄便能让数万草莽自发准备兵甲应召入军。

军中威望集于萧砚一身,投其所好,只恨不能把各自麾下的军士当成牛马训,虽还无法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种地步,但只是令行禁止四个字,那可是半点不讲虚话的。

定霸都和归德军二部,向来把军法记到了骨子里,在军中若犯事,说鞭笞就鞭笞,该砍头就砍头,军官亦不能免,被砍之前甚而还会得上头一句话:“汝只管安心上路,家小妻儿,自有宋王养之,此去勿忧。”

所以就算萧砚不在军中,定霸都纵使再跋扈,那也只有在战场上向着敌军的份,不奉军令的,洛阳和汴京才杀的近万颗脑袋就是下场。

故这次萧砚早在洛阳分遣两路出发时,才没有半点风声泄露出去。

彼时杨师厚在长安听调不听宣,甚而对朝廷诏令极力推诿不从,萧砚便假借对杨师厚大怒的机会,先遣田道成领八千定霸都至灞桥负责迎驾,后又让李思安领神威、拱宸、捉生诸军之骑兵至武功一线作势压迫蜀军。

但在实际的操作上,却是李思安领兵入驻灞桥,而田道成则带定霸都马不停蹄经咸阳、过乾县绕道北去驰援凤翔,两者打了个时间差,不仅迷惑杨师厚,亦更迷惑蜀军,这才致使蜀军西路军招讨使唐道袭带着兵马赶至武功一线时,只得了几座无兵马驻守的空城。

而定霸都离开洛阳后,果然有朝廷不满萧砚的人跳出来勾连外镇,萧砚只一夜,便迅速平定了洛阳动乱,进而在转战生擒杨师厚后,更一口气不歇,连长安都没进,直直亲领归德军疾驰数日,将正从武功一线撤军回返凤翔蜀军大营的唐道袭部合围全歼。

彼时唐道袭部正轻身无甲的死命赶路,从他们的斥候发现归德军到两军接战的这一段过程,唐道袭全军上下竟然只有三分之一的将卒堪堪穿上甲胄,故此战几乎没有悬念,蜀军共被斩首千余级,虏获五千有余,同时唐道袭也被生擒,其余军将被俘的更不计其数。

转战八百里,身先士卒急行军近十日,萧砚本人几乎是黏在了马背上,到底是赶在唐道袭跳出大网前达成了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当然,这期间不断奔走在其中刺探情报、搜拢军情的夜不收,可谓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溃军与俘虏都不要管了。”

临时营地中,萧砚双手杵着剑柄,叉着腿站在摊在地面的舆图前,炯炯的目光只是扫过左右同样全身脏污不堪,可谓狼狈,却只是精神饱满的归德军众将,道:“蜀国溃军任由他们逃便是了,俘虏则就丢在这里,敬翔自会安排人来接收。”

有人便道:“若有溃军逃回凤翔报信怎么办”

萧砚还未回答,左手边的余仲就已是恨铁不成钢的瞪了那人一眼:“要的就是他们逃回去,不逃回去,那王宗侃怎生知道我们在武功县狗脑子!”

早与萧砚汇合的李思安正立在前者右手边,这会那双稍显凶狠的眼睛同样一亮。

萧砚哈哈大笑,然后对众将点点头:“不错。”

两年来,余仲的成长可谓极快,已足以独当一面,起码已足以跟上萧砚的思维。

众将正要洗耳恭听,几个夜不收却正好端来餐食,但眼见这边正在议事,便远远立在那边侯着。

当下的条件,食物自然很粗糙,虽俘获了蜀军的辎重,但蜀军中亦只备了干粮等等,倒是唐道袭的伙食不错,据说还带了两个蜀中名厨在军中,可惜一应瓜果蔬菜肉铺全都便宜给了萧砚。

不过萧砚让人将不多的瓜果蔬菜和肉铺分给了白日作战勇猛的士卒,当下的食物与普通将卒都一样,不过是混着干菜的稀粥,还有用豆麦粗粮烘出携带方便的饼子。

萧砚着实又渴又饿,遂招手让人把食物端来,当下就端着木碗,将稀粥饼子三五口喝完啃完,碗底干净的好似洗过,众将有样学样,全都席地而坐,把粥大口喝完喝净后,都露出了满足且舒服的笑色来。

萧砚很满意,这才道:“王宗侃用兵持稳,说不得当下都在考虑退兵的事,但他要不要退兵、何时退兵,都与我们无关。而溃兵逃回凤翔把唐道袭兵败被俘的消息带给王宗侃后,我们这支兵马在王宗侃的意识里,便当在凤翔东面正徐徐向凤翔逼近,其人向汉中递交的奏报上,亦会点名我们的方位。”

众将听的认真,却见萧砚陡然一笑,用剑鞘在舆图上绕了一个半圆:“而我们,却已从骆谷关急转入汉中而去……”

“此计不错!”李思安猛地一拍大腿,进而又在众人的目光看来后,顿了一下,板着脸道:“宋王此计实乃大有可为,那小儿王建此番身处汉中,估计还做着一战灭岐的美梦,而我军出骆谷关沿傥骆道急下,兵临城下之时,定能把王建小儿的胆汁都吓出来!”

李思安这厮甚是自傲,生怕众人会认为他对萧砚太过谄媚,说话干巴巴的,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余仲咳了一声,道:“王上,四百里傥骆道,为秦岭四条栈道最为艰险的一条,虽一向控制在大梁手中,但根据情报显示,这山岭间亦被蜀军设了屯兵之所,是不是要先遣一将去开道,亦能先行修缮道路。”

说着,他已是马上抱拳请命:“若需开道,末将愿往。”

此番归德军跟着萧砚八百里转战的表现,其实已让余仲大大张脸。当年萧砚在河北出塞突袭草原一口气打到漠北王庭时,都是定霸都和卢龙军跟随,而归德军的前身义昌军和幽州军因为是降军,未曾有资格参与那场战事,故在萧砚麾下,定霸都向来隐隐高归德军一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