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治河八策(2/2)
“好吧,叫这人进来。”朱祁镇道。
不多时,侯宝带着一个身穿粗布麻衣的瘦高年轻人,走了进来。
年轻人一进大殿,就扑通跪在了地上,咣咣咣就磕起了头,且紧张说道:“草…民…潘季驯,叩见皇上万岁爷。”
“你不要紧张,听周忱说,你有治河之策?”朱祁镇第一次听这么个称呼,笑着问道。
潘季驯侧头看了看周忱,见周忱正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于是便壮着胆子道:“回皇上万岁爷,草民家从曾祖父开始就是黄河河丁,一直为朝廷修筑河堤,疏浚河道,草民也是从小跟着父亲在黄河上干活,所以,所以草民对黄河熟悉的就像自家炕沿一样。”
潘季驯的一句粗话,把惹得满堂大笑,宝座之上的朱祁镇也跟着笑了起来。
“既然你说对黄河非常熟悉,那就详细说说,黄河该如何治理吧。”朱祁镇笑道。
潘季驯想了想道:“回皇上万岁爷,草民以为如果想要治理黄河,就应该先弄明白黄河为何久治而不得法!”
潘季驯的一句话,瞬间引起了朱祁镇的兴趣:“哦?仔细说来。”
而在场的许多大臣却是对此嗤之以鼻,一个贱籍河丁,能入得皇宫,见得天子已是祖坟冒青烟了,居然还有胆子在我们这些学富五车的官老爷面前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弄明白黄河治理不好的原因,简直岂有此理!
“是,草民以为原因有三,其一,黄河流经陕西山西,裹挟大量泥沙南下,致使河道累年增高,已成地上之河,所以治黄首在治沙。”
这个朱祁镇倒是知道,后世上初中时就在地里课本上学过。
“其二,南宋使黄河夺淮入海,造成的问题就是淮河水系的压力空前增大,一旦发生洪水,黄河和淮河之水纷纷涌入运河,将堤坝冲决,最终泛滥成灾。”
“其三…”潘季驯说着,变得吞吞吐吐起来,似乎有些害怕。
“你是不是想说,之所以黄河屡屡决堤,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祸!!”朱祁镇道。
“草民…草民…”潘季驯没想到皇帝居然替他说了出来,面色一囧,尴尬的低下了头。
虽然说不管堤坝修的的再坚固,也无法保证能对抗自然之力,可若是有人在修河堤时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以次充好,那就是人祸了。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拿清朝康熙年间河道总督王光裕,他擅自挪用治河公款,欺上瞒下,使得一系列工程成了豆腐渣工程,最终导致黄河决口,洪水波及数数省,死伤人口几十万。
朱祁镇说完,如刀的眼神在每个大臣脸上一一扫过,而大臣们则是低下头,不敢迎接皇帝的目光。
“潘季驯,你接着说。”朱祁镇又道。
“其四,缺乏得力的治河人才,很多官老爷根本不懂的如何治理黄河,他们往往到任后只是对河堤进行加高加固,如此缝缝补补,实在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好!”朱祁镇抚掌大笑,“潘季驯,你这四条说的好啊!”
说着,他走出御案,环视一周后继续道:“就凭你说这四条原因,足可羞煞满朝文武!”
皇帝话音刚落,众臣愕然,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皇帝居然拿他们和这个贱民比,还说这个贱民比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人要强,这简直是…是岂有此理!
“潘季驯,既然知道原因,那可有解决之法?”马愉蹙眉道。
“有!”潘季驯到底是年轻,被人一激,热血有些上头,迎着马愉的目光继续说道:“皇上,这位大人,这是草民写的治河八策。”
说罢,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皱巴巴脏兮兮的纸。